南巖景區在16平方公里的主景區內,有23座石窟,其中最大的達到1502平方米。1000平方米以上的石窟有9個,最小的也有100多平方米,實屬全國罕見。這里原來是一處內陸湖盆地,隨燕山運動發生過一次造山運動,形成了一個小盆地,紅碎巖長期沉積后,由于中生代燕山運動的加劇,地殼不斷上升,隆出地面,形成了座座饅頭狀的山峰。經風化、溶蝕作用,形成了今天南巖景區自然石窟群。先后有僧人建立了南巖寺、龍門巖寺、雙巖寺等。
南巖自然石窟群
南巖景區在16平方公里的主景區內,有23座石窟,其中最大的達到1502平方米。1000平方米以上的石窟有9個,最小的也有100多平方米,實屬全國罕見。這里原來是一處內陸湖盆地,隨燕山運動發生過一次造山運動,形成了一個小盆地,紅碎巖長期沉積后,由于中生代燕山運動的加劇,地殼不斷上升,隆出地面,形成了座座饅頭狀的山峰。經風化、溶蝕作用,形成了今天南巖景區自然石窟群。先后有僧人建立了南巖寺、龍門巖寺、雙巖寺等。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百丈峰位于渝水區東南部,海拔424米,相對高度300余米,主山脈為東西走向,南與峽江縣、新干縣交界,東、西、北三面均與本區南安鄉相連,距新余市城區45公里。境內為森林小氣候,年均氣溫16.8oC―18oC之間,年降雨量1573.6毫米左右,夏天涼爽。百丈峰林場應“百丈峰”而名。百丈峰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1935公頃,活立木蓄積92988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0.8%,主要樹種為杉木、濕地松、馬尾松……[詳細]
九龍山鄉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仙女湖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山清水秀、氣候宜人,蘊藏著豐富的旅游資源,有著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可歌可泣的紅色歷史文化和美麗動聽的神話傳說,素有新余的“井岡山”和“小廬山”之美稱。該鄉依托本地豐富的旅游資源,進行充分開發、挖掘和利用,積極呼應和配合仙女湖旅游大開發,與仙女湖的旅游開發聯動起來,整合自身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生態資源和紅色資源,開辟九龍紅色旅游漂流,著力打造我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