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樓:原名“觀音觀”,又名“鐘樓”,位于臨江鎮府前街與民主街之間,素與大觀樓相媲美。始建年代不詳,明初大學士解縉曾夜覽臨江,吟出詩句“風夾鐘聲過渡口,月移樓影到江心”,據此證實此樓明初即有。鐘鼓樓樓高30米,內置銅鐘一座(尚存)重3000余斤。民國時遭日本飛機轟炸,樓體傾斜。1979年1月將危樓拆除,保留樓基觀音閣,銅鐘完好,《碑記》文字有些磨損,均存于閣內。2007年在原鐘鼓樓建筑基址上,重新修建,基本恢復原貌。
臨江鐘鼓樓
鐘鼓樓:原名“觀音觀”,又名“鐘樓”,位于臨江鎮府前街與民主街之間,素與大觀樓相媲美。始建年代不詳,明初大學士解縉曾夜覽臨江,吟出詩句“風夾鐘聲過渡口,月移樓影到江心”,據此證實此樓明初即有。鐘鼓樓樓高30米,內置銅鐘一座(尚存)重3000余斤。民國時遭日本飛機轟炸,樓體傾斜。1979年1月將危樓拆除,保留樓基觀音閣,銅鐘完好,《碑記》文字有些磨損,均存于閣內。2007年在原鐘鼓樓建筑基址上,重新修建,基本恢復原貌。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百丈峰位于渝水區東南部,海拔424米,相對高度300余米,主山脈為東西走向,南與峽江縣、新干縣交界,東、西、北三面均與本區南安鄉相連,距新余市城區45公里。境內為森林小氣候,年均氣溫16.8oC―18oC之間,年降雨量1573.6毫米左右,夏天涼爽。百丈峰林場應“百丈峰”而名。百丈峰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1935公頃,活立木蓄積92988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0.8%,主要樹種為杉木、濕地松、馬尾松……[詳細]
九龍山鄉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仙女湖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山清水秀、氣候宜人,蘊藏著豐富的旅游資源,有著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可歌可泣的紅色歷史文化和美麗動聽的神話傳說,素有新余的“井岡山”和“小廬山”之美稱。該鄉依托本地豐富的旅游資源,進行充分開發、挖掘和利用,積極呼應和配合仙女湖旅游大開發,與仙女湖的旅游開發聯動起來,整合自身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生態資源和紅色資源,開辟九龍紅色旅游漂流,著力打造我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