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塔位于龍南縣與全南縣交界處的龍頭山峰頂,傳說為現龍南鎮龍州村黃姓人牽頭于清朝末年所建的一座風水塔,建塔的目的一說是因當年桃江龍頭灘河段一帶較為復雜,多為暗礁險灘,峽高浪急,有水妖作怪,經常發生翻船覆排的事故。龍南古八景之一---龍頭雪浪,即指龍頭灘喘急的浪花飛濺在巖礁上如瑩白的雪花飄灑。為鎮邪辟妖,保佑過往船只的安全當地人們籌資建起了龍頭塔。一說是龍頭山為龍南縣城水口,龍南縣城是一個形勝之地,風水非常完美,桃江北邊的高山阻隔了北來的陰氣,南岸連綿的山峰又沒阻擋南來的陽氣,從群山間蜿蜒而至的渥江、濂江、桃江三江在縣城附近的龍州匯聚,象征上游的河水將財富源源不斷地送進龍南的懷抱。為避免江水把財富匆匆帶走,于是,在水口處的龍頭山巔建造龍頭塔猶如一把鑰匙,閉鎖水口,能鎖住當地的人才及財富不外流,彌補“江水東流”的風水缺陷。
龍頭塔高約25米左右,分為七層,為正六角形磚石結構,層高從底層3.8米依次往上遞減,底層外墻每邊長為2.9米,內空邊長為1.1米,塔基墻厚1.6米,底層開有拱門一座,座北朝南,門高1.8米,門寬0.6米,可容一人進出。龍頭塔外墻也為石灰漆刷,通體雪白,因年久失修,塔外墻剝蝕較為嚴重,原門楣上的一副對聯已完全消失,塔身有一條被雷擊的裂痕十分明顯,為飽經滄桑的古塔增添了幾分古樸及厚重。
巍巍龍頭塔聳立于挺拔的龍頭山顛,謂為壯觀,不但具有鎮妖祈禱的作用,更具有標志性和觀賞性。站在險峻的龍頭塔上俯看山腳下新建的龍頭灘水電站,往日風急浪高的桃江已是高峽出平湖,如一條飄逸而靈動的綠帶靜靜的依偎在疊翠群山之間。極目遠眺,美麗的龍南縣城高樓起伏,鱗次櫛比,山水相融的城鄉面貌盡收眼底,一座新興的現代化生態綠城撲面而來。
延伸閱讀:
?龍南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