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林湖鱖魚是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的特產。柘林湖鱖魚,又名斑鱖。其肉鮮味美,富含高蛋白和各種氨基酸、微量元素。
柘林湖山清水秀,湖面寬廣,海拔高程20-150米,是江西省最大的人工湖。由于柘林湖水質清新,餌料豐富,給斑鱖的自然繁殖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從而使得斑鱖的產量與日俱增。
永修縣柘林湖斑鱖,又名巖鱖、玉鱖、石鱖,因身體上布滿黑色斑紋并長期生活在湖底巖石叢中而得名。其肉鮮味美,富含高蛋白和各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同時,脂肪含量低,骨刺少,具有益氣力,補虛勞,令人健肥,益脾胃,治腸風瀉血,滋補強身,美容等功效。
1999年以前,當地漁民仍沿襲用傳統的捕撈方式進行斑鱖捕撈,以滿足當地群眾的生活需求。隨著柘林湖旅游業的發展,加上韓國等國外市場對柘林湖斑鱖的需求量增大,以及國家“壓縮捕撈,發展養殖”漁業政策的出臺,光靠捕撈的野生柘林湖斑鱖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自1999年起,柘林湖周邊漁民充分認識到柘林湖斑鱖的真正價值,部分漁民開始充分利用柘林湖斑鱖資源豐富優勢,從事斑鱖人工網箱養殖活動。
由于當地政府重視,網箱養殖斑鱖效益好,養殖戶積極性高,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網箱養殖數量由過去的幾十箱,發展到數千箱,產量由過去的幾噸、幾十噸,發展到如今的幾百噸,每年出口韓國的斑鱖達300余噸。2011年,隨著永修縣白蓮湖國家級鱖魚良種繁育場的建成,為斑鱖養殖提供了物質保證,江西永成特種水產有限公司在立新鄉精養魚池進行了斑鱖池塘網箱養殖試驗,獲得初步成功;2012年,永修縣“百大”項目之一就是“柘林湖萬箱鱖魚鱸魚網箱養殖”, 改造標準化網箱2000余箱,為全縣打造優質水產品供應基地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13年,永修縣在三角、立新、永豐等鄉鎮場水產養殖基地大力開展鱖魚池塘養殖,規模達千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