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麻姑仙棗
麻姑仙棗棗園面積發展到1萬多畝,一躍成為全省棗樹引種示范栽培和規模種植縣,被譽為“江南棗鄉”。 麻姑仙棗含有人體的18種氨基酸,其粗蛋白、粗纖維、果酸、鐵、磷和維生素C、B1、B2含量遠遠超出其他紅棗。所含類黃銅和氦磷酸,被譽為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活性維他命。
“一日食仨棗,紅顏不見老”。這句廣為流傳的諺語,傳神般的道出了麻姑仙棗的營養價值。其實,麻姑仙棗,自古以來就是滋補、入藥佳品,《神農本草經》即已收載,歷代藥籍均有記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說:“棗味甘性溫,補中益氣,養血生津”,可用于治療“脾虛弱,食少便糖氣血管氣虛”?,F代科學研究表明,麻姑仙棗含有人體的18種氨基酸,其粗蛋白、粗纖維、果酸、鐵、磷和維生素C、B1、B2含量遠遠超出其他紅棗。所含類黃銅和氦磷酸,被譽為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活性維他命。
近幾年來,南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麻姑仙棗產業發展,全縣種植綠色麻姑仙棗2萬畝,年產麻姑鮮棗500噸,2010年南城麻姑仙棗更是獲得了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大大提高了其知名度、信譽度和品牌效益。
2010年,南城縣盱江瓜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申報的“麻姑仙棗”通過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地域范圍
南城麻姑仙棗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包括江西省南城縣境內地區,旰江沿岸里塔鎮、建昌鎮、萬坊鎮、株良鎮、新豐街鎮、上唐鎮、天井源鄉、洪門鎮、龍湖鎮、沙洲鎮、徐家鄉。地理坐標為東經116°24′~116°57′,北緯27°18′~27°47′。具體地域范圍是:里塔鎮、建昌鎮、萬坊鎮、株良鎮、新豐街鎮、上唐鎮、天井源鄉、洪門鎮、龍湖鎮、沙洲鎮、徐家鄉等9個鄉鎮2個鄉48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