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袁州就已大面積撫育油茶林。清末,每年向長沙、漢口等地銷售茶油100余萬斤。建國后,政府十分重視發展油茶生產,從1954年開始,袁州就被列為全省發展油茶生產的重點縣,1957年茶油總產達到277.5萬公斤,比1949年增長1.19倍。1979―1985年,袁州平均每年產茶油320余萬公斤,輸出茶油150多萬公斤。從面積到總產,均居全國首位,商品率列為全省第一,全國第二?!笆晃濉逼陂g,油茶生產列為全區農業六大重點產業之一。
茶果果形中偏小,皮薄,籽烏黑,鮮果出籽率高,種仁含油率高;油色澤金黃、品質純凈、澄清透明、氣味清香、味道純正。在脂肪酸組份中:油酸含量?R78%,亞油酸?R7.5%,軟脂酸?Q8.5%,硬脂酸?Q2.5%。
袁州區南、西、北三面環山,峰巒層疊,袁河從區境中部自西向東橫穿,控制流域面積2300平方公里,占全區國土面積的90.8%。其中廣布袁河兩岸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山地和海拔100-150米的狹小平地占60.7%,其土壤多為石灰巖、石英砂巖、纖維巖等巖類風化母質、第四紀紅色粘土母質和沖積母質發育而成,土層深厚肥沃。境內氣候優越,年平均氣溫17.2℃,降水量1650毫米左右,日照時數1734.7小時;無霜期272天。森林資源豐富,南、西、北邊緣山區為天然原始殘次林,其他丘陵地區為油茶、松、杉、竹以及灌木林等,植被覆蓋率65.9%,形成了袁州油茶生長獨特的自然環境。
宜春市袁州區位于江西省西部,東與新余市分宜縣交界,南與吉安市安福縣接壤,西與萍鄉市蘆溪縣、上栗縣毗鄰,西北方與湖南省瀏陽市相接,北與本市萬載縣、上高縣相連。袁州茶油地域保護范圍為北緯27°33′05??―28°05′33??;東徑113°54′18??―114°37′21??,即袁州區天臺鎮、遼市鎮、竹亭鎮、水江鎮、金瑞鎮、飛劍潭鄉、楠木鄉、慈化鎮、洪塘鎮、新田鎮、西村鎮、彬江鎮、渥江鎮、寨下鎮、柏木鄉、蘆村鎮、三陽鎮、湖田鎮、南廟鎮、新坊鎮及袁州區油茶試驗林 場等21個鄉鎮場。保護面積53000公頃,年產量5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