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野菜名為"大蔸菜",獨產于于都縣羅坳鎮峽山山區。當地村民根據祖傳手藝,將大蔸菜曬干后,配以辣椒、精鹽、植物油等佐料,經過一年的精心腌制,做成味甘甜香的"道菜"。村民們自已腌制的道菜成了當地群眾家庭的主要菜目,是峽山的特色菜。1997年,峽山村成立贛南仙風客家食品公司,將"道菜"送到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檢驗,發現道菜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開胃健脾之功效。公司以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采用無菌真空包裝,微波殺菌,并以"峽山道菜"為名注冊了商標。
峽山道菜生長在江西于都縣羅坳鎮峽山村的一種野菜,經曬干、腌制、殺菌等加工后,成為城鄉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還擺上了北京、廣州、上海等地的商場柜臺,為峽山村村民帶來二十多萬元的收入。
由于峽山道菜味美、營養、獨特,深受附近群眾的喜愛,成了居民走親送禮、居家旅游佐餐之佳品。近年來,峽山道菜越做越大,不僅在贛南市場上占得一席,更是遠銷到了北京、廣州、上海等各大城市,每公斤賣15至30元不等。該道菜還被評為江西省鄉鎮企業名優特產品博覽會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