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南昌的張先生帶著家人慕名來到新干縣溧江鎮的溪邊村,邁四進士門,飲古井甘泉……游歷之后,張先生高興地說道:“粉墻黛瓦,煙籠村廓,村子古色古香,很有韻味,下次還要帶朋友一起來?!?/p>
溪邊村是新干縣溧江鎮的一個小村落,地處偏遠山區,過去無人問津。如今各地游客紛至沓來,成了遠近皆知的鄉村旅游點。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溪邊村利用生態、文化之美,一方面對原有20多棟舊房進行修繕,保留鄉村原貌;另一方面將本村自然生態的樟樹、桔樹、古井、水渠等元素融合,形成山、水、林輝映生態景觀。同時,將該村被清朝康熙皇帝賜匾“天下清官第一”的歷史人物王言融入到村莊建設中,打造了廉政文化廣場和四進士廣場,建設了郊野公園。如今,溪邊村成功創建省3A級鄉村旅游點。
無獨有偶,新干縣的桃溪鄉板埠村,同樣憑借一股文化之風帶動鄉村旅游。該村通過深入挖掘“古文化”“紅文化”,突顯村莊文化內涵,建設有水閣涼亭、茶馬古道、古城墻、謝家老宅、百樟園、休憩古巷、“仙姑井”等,新建了抗日戰壕遺址公園。每一個小景旁邊都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其歷史由來,提升趣味性、觀賞性。濃厚的文化韻味不僅讓村莊變得更加美麗,也讓這里成為該縣又一張鄉村旅游名片。板埠村也因此被評為全省二十佳休閑旅游秀美村莊。
近年來,新干縣大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以新理念帶動新發展,外樹“面子”,內修“里子”,讓農村既有“形”,又有“魂”,真正“留得住山水,記得住鄉愁”。
該縣堅持規劃先行,突出個性、特色,同時積極挖掘各類資源,把歷史名人樹起來、趣聞典故挖出來、民俗文化傳下來。該縣從特有的小橋流水人家、田野自然景觀和廬陵文化、青銅文化入手,科學謀劃“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的特色布局,把自然與人文融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讓廣大市民休閑的地兒越來越多,想看的景點越來越好。全縣涌現出如七琴鎮剪紙、界埠鎮戰國糧倉、荷浦鄉岳飛點將臺、大洋洲鎮商代大墓、牛頭城遺址等一批特色文化名村、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