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歷史建筑是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贛州,灶兒巷、南市街、姚衙前等街巷的多處歷史建筑,將成為這座城市特有的“DNA”。8月21日,記者從贛州市政府了解到,市政府已于近日公布中心城區第二批歷史建筑保護名單,311處建筑名列其中。
為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和住建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國務院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有關規定,推進贛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完善我市名城保護體系,進一步加強對歷史建筑的保護與管理,經市政府研究,決定將田螺嶺1號等311處建筑公布為贛州中心城區第二批歷史建筑。
據介紹,對于歷史建筑的保護,我市將采取先保護、修舊如舊、安全適用的原則,對于歷史建筑本身,包括附屬建筑物、古樹名木、園林景觀、設施、設備等,給予整體的保護。
贛州市政府要求,各相關單位和章貢區人民政府要根據《贛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歷史建筑保護等有關規定,切實加強對我市歷史建筑的保護、管理和宣傳工作。市城鄉規劃局會同市文廣新局負責歷史建筑的保護管理和建檔掛牌等工作,并組織編制第二批歷史建筑的保護圖則及第三批擬保護歷史建筑名單。各相關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研究歷史建筑的保護利用措施,充分發揮這些歷史建筑在名城保護中的積極作用。
據悉,2011年春公布的第一批歷史建筑共64處,其中包括百家嶺、攀高鋪等。到目前,贛州共有375處建筑列入歷史建筑保護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