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余縣因鎢而興,鎢礦開采歷史已逾百年,2011年底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如今提起大余,人們首先想到的卻是“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游名縣”等城市發展新名片。近年來,該縣厚植生態優勢,以發展鄉村旅游為戰略突破口,推動社會經濟轉型升級。
大余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大余縣嚴格執行國家環境保護政策,投入上億元用于實施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對工礦廢棄地、廢棄尾礦庫進行植被恢復。昔日的露天采坑和堆放廢礦渣石的荒坡,變成了滿目翠綠的果園、草地和林地。同時,扎實開展“凈空、凈水、凈土”行動,率先推行“河長制”,開展章江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建立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站、企業在線監測站、出境水質監測站,提前一年完成省、市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
在尋求城市轉型中,大余緊緊牽住了鄉村旅游的牛鼻子,旅游發展與生態保護齊頭并進,為城市轉型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去年以來,該縣以建設“旅游名縣”為目標,把全縣作為一個大景區來謀劃和建設,高標準、高起點、大手筆整合和布局全縣旅游資源,著力打造“百里鄉村旅游長廊”。重點實施了西華山國家礦山公園、梅嶺紅色旅游景區等12個投資過億元旅游項目。發掘“紅、古、綠、黑”旅游資源,投入2.5億元,在每個鄉鎮都高起點規劃建設了1至3個風格鮮明、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示范點,形成了“百花齊放、百景爭艷”的態勢。
目前,大余縣全縣建成鄉村旅游點17個,成功打造出江西省首個5A級鄉村旅游點——丫山鄉村生態園和2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今年1-11月,大余縣實現旅游接待觀光人數408.02萬人次,同比增長98.07%實現旅游總收入19.75億元,同比增長85.9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