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這是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舉辦第十一個“文化遺產日”的活動口號。6月11日,2016年全國文化遺產日古窯民俗博覽區系列活動成功舉行。
位于景德鎮瓷都大道古窯路1號的景德鎮古窯民俗區,以全國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5A級旅游景區而聞名,也是景德鎮陶瓷文化旅游的首選之地。在這個中外陶瓷文化愛好者的“朝圣”之地,涵蓋著景德鎮手工制瓷的清晰脈絡,傳承著經久不衰的陶瓷文化,還演繹著系列傳統窯的復燒故事。
第十一屆“全國文化遺產日”古窯民俗博覽區系列活動由景德鎮市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局、景德鎮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辦,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景德鎮古柴窯傳承保護中心協辦。景德鎮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春萍、熊皓出席了本次系列活動并發表講話。本次全國文化遺產日古窯民俗博覽區系列活動通過祭拜窯神童賓儀式拉開了序幕。
記者從現場獲悉,本次系列活動主要囊括了世博江西館建設開工儀式,清代獅子窯攣窯開工儀式、清代紅店重建開工儀式、《景德鎮古窯》季刊(創刊號)發行新聞發布會和明清御用風火窯復燒點火五個方面?;顒觾热葚S富、形式多樣,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駐足觀看。中國江西網記者在現場看到,來參加本次活動的嘉賓和游客絡繹不絕,無一不沉醉在這場文化盛宴里。
“活”的博物館——世博江西館
細心的游客會發現,在古窯景區外面,有著一處寫著“世博江西館”的建筑工地,這就是本次古窯系列活動中的準備開工建設的世博江西館,也是古窯民俗博覽區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為了進一步發展旅游事業,做大做強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將古窯民俗博覽區打造成世界知名、國內一流、陶瓷文化知識經典旅游景區,古窯民俗博覽區決定投資建設世博江西館項目,希望將世博江西館建成一個集購物、休閑、娛樂、餐飲、展陳、拍賣、科教、文化傳播等多種功能齊備的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陶瓷知識性的“活”的陶瓷博物館。
中國江西網記者通過古窯工作人員了解到,世博江西館占地13畝,有5大陶瓷文化主題展示區。地上一層為世博江西館(瓷文化高科技展示廳,5D影院)、景德鎮(千年古鎮)動漫長廊(時光隧道);地上二層為歷代官窯瓷、觀復展示區、國金展示區、瓷品大展示區(大師、中青年及景漂一族等藝術家瓷);地上三層為佛教用瓷及宗教用瓷文化研究中心。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文化聚集地。
第三類古代瓷窯——清代獅子窯
“歷代瓷窯煉就千年瓷都,系列復燒彰顯中華文明”,從2009年至今的8年來,古窯景區復建復燒了歷代不同型制的龍窯、饅頭窯、葫蘆窯和蛋形鎮窯等。目前,古窯民俗博覽區已經成功復建復燒了清代鎮窯、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明清御用六式窯,而獅子窯復建復燒后將作為新成員,加入到古窯景區歷代系列典型瓷窯行列。
據了解,清代景德鎮瓷業除有以松柴為燃料的柴窯外,還有一種以槎柴(雜木樹枝)為燃料的槎窯,因槎柴外形像獅子,所以又俗稱“獅子窯”。清代獅子窯又稱槎窯,它以樹枝雜木為燃料。 ,為了滿足世界各地對瓷器的需求,民間應運而生了以松柴為燃料的柴窯之外的獅子窯。由于多產生于民間民窯,至今獅子窯遺存極為稀少,為挖掘傳承這一陶瓷文明,景德鎮古窯景區啟動了傳統獅子窯的復建復燒方案。
優秀的文化遺產——“畫紅”
景德鎮清代瓷業習俗稱在白胎上進行彩繪的工作為“畫紅”,畫紅和彩繪瓷器銷售的場所稱為“紅店”。復建的紅店將展示景德鎮歷代古彩、斗彩、琺瑯彩、粉彩和新彩的傳統手工彩繪技藝、明爐暗爐燒成技藝及各色彩繪瓷器制品。
其中,陶瓷釉上彩繪又是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技藝及其輝煌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古窯景區開工復建的清代紅店,其目的就是展示、宣傳、傳承這一優秀陶瓷文化遺產。
景德鎮古窯文化研究院院長、國家文博研究員周榮林表示,古窯景區堅持不懈,不斷發掘利用景德鎮陶瓷歷史文化資源,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實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實現了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延續陶瓷生命力——《景德鎮古窯季刊》
73歲的胡家旺是一位燒窯把樁師傅,更是一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對于古窯,他有著特殊的感情。對于今天的系列活動,胡家旺充滿了感動和激情,他表示景德鎮清代獅子窯,將是古窯民俗博覽區8年來復活的“第11座”歷代典型瓷窯,在歷代瓷窯復建復燒的生產實踐中,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技藝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傳承,也是值得欣慰的地方。
用薪火傳承陶瓷文化——風火窯復燒點火
此外,風火窯復燒點火成為了本次系列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動。嘉賓們在參加完本次活動的開幕儀式后,便伴隨著鑼鼓聲前往風火窯準備復燒點火。復燒點火儀式在古窯明清御窯里的風火窯進行,當把樁師傅從最后一位嘉賓的手中接過火把,送進風火窯中,也宣告著本次風火窯復燒點火儀式圓滿結束,現場也傳來了一片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