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挖掘具有農耕特質、民族特色、地域特點的鄉村文化遺產。這為我們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和利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釣源古村位于吉安市吉州區興橋鎮,始建于唐末,距今1100多年,系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同宗、后裔聚居地,文化底蘊深厚、生態得天獨厚、民風質樸淳厚。歷經千年沉淀,釣源古村繁華與光鮮逐漸褪去,本著“不埋沒釣源、不誤解釣源、不淡化釣源”的初衷,吉州區在省市文旅等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深入挖掘釣源古村資源,全力推進價值轉化,努力讓沉睡千年古村煥發新的光彩,走出了一條古村落保護與活化利用共融互促的“釣源路徑”。
2022年的虎年,是釣源“蝶變”元年,是“虎虎生威”的一年。2022年之前,釣源和多數傳統村落一樣,嚴重依賴政府資金“輸血”,經歷了20多年零打碎敲的修補,卻只能延緩走向式微的腳步。由于缺乏專業運營管理經驗,古村文旅產業一直不溫不火,甚至多次面臨“國家4A級景區”摘牌風險,村民守著“金字招牌”卻未能持續增收、更好致富。2022年,“十里芳菲”的進駐帶來了釣源蝶變的“星星之火”,全省旅發大會的召開帶來了文旅產業的“燎原之勢”。那一年,吉州釣源項目上每一個人都很拼,拼質量、拼細節、拼進度,拼出了4個月完成一期建設,并在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驚艷亮相的“釣源精神”。
2023年的兔年,是釣源“運營”元年,是“動如脫兔”的一年。從2023年年初試運營以來,釣源接受了全市“三看”流動現場會、全市旅發大會的檢閱,相繼舉辦和承辦了首屆“花朝節”、親子音樂節、央視家庭酷跑大會(吉州首站)、兩期鄉村振興交流會等一系列大型活動,“未來美好村落”從理念完成了落地,成為了極具辨識度的古村文旅IP。釣源古村2021年接待游客只有1.17萬人次,2022年接待游客7.28萬人次,2023年“爆發式”增至40.82萬人次、綜合收入1700萬元,一年之內,便拿下了全國旅游市場服務質量監測點、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全省首批“風景獨好”旅游名村等10項省級以上榮譽。回顧這一年的釣源,真是精彩紛呈、異彩綻放。
2024年的龍年,是釣源“鏈接”元年,必將是“云蒸龍變”的一年。新的一年里,釣源向外“鏈接”的步伐已經啟程。在之前密集簽約在芙山房、今有光、梵凈花開等十幾家國內知名品牌的基礎上,前不久的釣源古村嘉年華活動,又集中與吉安農商行、九江銀行吉安分行、江西銀行吉安分行等金融機構,李渡酒業集團、江南旅行社等工業及文旅企業,以及吉安市湖南商會、吉州區井岡山商會、吉水商會、峽江商會等在地商會,簽署了合作協議;近期的釣源鄉村振興交流會上又與知名民宿“舊雨新知”、吉安謹沅和商業管理公司等企業成功簽約。釣源“鏈接”升級的序幕正在拉開,釣源的“朋友圈”“生態圈”正在迅速拓展,可以預見釣源必將在即將到來的龍年,龍行千里、大放光彩。
釣源古村之變,是吉州區推進古村落保護與活化利用的生動縮影。吉州區將持續探索古村活化“吉州經驗”,構建鄉村振興“吉州模式”,扎實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在古村落保護開發、鄉村振興和共富共享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來源:省文化和旅游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