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舉辦的英國倫敦世界旅游交易會上,南昌入選“中國十大旅游目的地必去城市”,躋身中國旅游目的地“頂流”。乘著“網紅”城市東風,南昌不斷向世界展現著英雄城的浪漫與風采、新時代豫章故郡的魅力和實力。
“活動+”
文旅推介亮點頻現
南昌草莓音樂節共計售出單日票24815張,兩日通票2000張,活動期間,場地內直接消費超過40萬元,帶動周邊消費近2000萬元;《英雄聯盟》城市英雄爭霸賽夏季總決賽吸引了超過1500萬人次在線觀看直播,通過傳統媒體、地面媒體及新媒體平臺宣傳及傳播的流量超過1.86億;10月1日,15萬人在八一廣場觀看升國旗活動,98.2萬人在“一江兩岸”欣賞璀璨煙花點亮英雄之城……
今年以來,南昌文旅活動精彩紛呈,文旅“爆款”頻出,在“紅”起來、“火”起來的同時,也實現了“走出去”,加快建設文化強市和旅游強市。
今年年初,15位在華海外網絡達人組成的探訪團,通過鏡頭記錄了滕王閣、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滿滿的年俗年味,通過國際新媒體平臺向海外網友展示豫章千年歷史文化傳承的厚重氛圍。今年暑期,由中國國旅(香港)旅行社、香港國際青年文化交流中心、海港旅游、中航假期等20名香港知名旅行公司高管組成的踩線團受邀來昌考察文旅業態,我市組織本地旅行商、景區與其開展座談會,陪同踩線團參觀了南昌漢代?;韬顕鴩铱脊胚z址公園、滕王閣等點位,并向踩線團推薦了本土旅游線路產品,促進香港游客群體來昌。
同時,南昌積極組織本地文旅企業赴港參加第37屆香港國際旅游展、赴澳參加第11屆澳門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展示南昌優秀文創產品與旅游商品,宣傳城市形象。
“旅游+”
融合發展業態多元
結合南昌國際龍舟賽,南昌策劃推出9大系列文旅活動,現場吸引客流量達30萬人次;“南昌禮物”進綠地國際博覽中心、進全國教育裝備展等,以優秀的旅游商品宣傳,擴大城市品牌影響力;梳理全市工業老舊廠房資源, 指導成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豐富旅游業態,打造網紅打卡景區;“網紅打卡鐺鐺車”串聯我市網紅景區點,國慶假期首日客運量就突破1萬人次,五天累計客運量突破6萬人次;滕王閣景區打造“江右文化數字體驗館”,生動呈現江右文化神韻,開館當日吸引1600余名中小學生沉浸式互動體驗……
今年以來,南昌加大旅游資源開發力度,推動“旅游+”融合發展,截至9月底,全市重點旅游景區接待游客2321.89萬人次,同比2022年增長150.27%,同比2019年增長349.75%;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3058.37萬元,同比2022年增長132.85%,同比2019年增長167.46%。
同時,作為全省首批開展旅游資源普查的城市,南昌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搭建了全市旅游資源信息管理平臺,形成了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旅游資源普查路徑,并將我市旅游資源信息管理平臺升級為全省旅游資源數據庫。今年我市新增5個國家級品牌、2個省級品牌。
不久前,為全面提升我市旅游服務質量,2023年南昌市優秀旅游服務提升季正式啟動。啟動活動上,南昌市旅行社行業協會發布了《南昌市旅行社行業服務質量自律誠信公約》;旅游景區、旅游飯店、旅行社代表簽訂了旅游服務質量承諾書;南昌市民宿行業協會分別與南昌市旅行社誠信交易公共服務平臺、南昌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文化+”
文脈傳承書香滿城
一江兩岸燈影璀璨、夜色醉人,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國潮”勢起、人氣爆棚,城市書房星羅棋布、安靜溫馨……千年文脈流淌豫章,“藝術、消費、時尚、美食”四季活動精彩紛呈,夜游、夜購、夜娛、夜賞、夜讀、夜健、夜宿,多主題文旅消費場景潮流在南昌呈現。
紅色是英雄城的底色,八一廣場、八一大橋、八一公園、八一大道、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在南昌,有近200處城建項目以“八一”為名,書寫著這座城市對革命先烈的深情追憶,也鐫刻著這座城市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近年來,我市著力推動紅色基因傳承,將紅色基因鐫刻在紅色印記中,沉淀在紅色故事里,讓紅色資源星羅棋布,使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此,我市積極推動方志敏烈士紀念園、南昌市小平小道陳列館網上數字展館建設,開展講解詞創作修編工作,組建修編工作專班對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方志敏烈士紀念園3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講解詞進行創作修編,進一步提升講解詞的準確性、權威性和完整性。
南昌“古色”文化濃厚,北有以南昌漢代?;韬顕鴩铱脊胚z址公園為載體的漢代文化,中有以滕王閣為載體的唐代文化,南有以八大山人為載體的明清文化。還有遍布全城的城市書屋——孺子書房,古典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蘊含著南昌文化的“根”與“魂”。在南昌街頭漫步,走上幾步,就可以享受到有溫度、有情懷的公共閱讀服務,多種線上線下活動引導和吸引讀者“進得來、坐得住、讀得進”,在全市構建了“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數據顯示,孺子書房開館運營至2023年10月7日,總接待量已突破100萬人次。
來源:南昌市文廣新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