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召開2023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新聞發布會。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韓之宇介紹2023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總體情況。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處長黃歡,贛州市文廣新旅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俊銳,于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曉陽,江西文化演藝發展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練紅梅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韓之宇
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是一路伴隨和見證了紅色旅游蓬勃發展的重要展示交流合作平臺。2005年,首屆紅色旅游博覽會在江西南昌舉辦,迄今走過了18年的輝煌時光,一共舉辦了13屆。尤其是自2020年以來,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由江西和湖南兩省聯合舉辦,展現了兩省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和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彰顯了兩省引領紅色旅游發展的責任擔當,推動了全國紅色旅游健康有序發展。
2023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將于2023年11月中旬在贛州市于都縣舉辦,活動主題為紅色旅游“新長征 再出發”。擬邀請出席活動的領導和嘉賓有文化和旅游部領導,江西省、湖南省領導,國家有關部委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中國紅色旅游推廣聯盟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單位負責同志,長征沿線相關市縣有關負責人,江西省、湖南省各設區市(地州市)分管負責同志以及文廣新旅局(文旅廣體局)主要負責同志,湘贛邊紅色旅游共同體24縣分管負責同志和文廣新旅局(文旅廣體局)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全國重點紅色旅游景區(點)、文旅企業、旅行社、紅色研學培訓機構、媒體代表等,參會人數約600人左右。
2023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主要包括三大主體活動、四個配套活動。三大主體活動為博覽會開幕式、主題展、全國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對話。四個配套活動為紅色旅游“新技術、新場景、新業態、新文創”創意設計方案征集活動、“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長征精神——千車萬人重走長征路”活動、可愛的中國——中國紅色研學旅行全球推廣活動、“紅色搖籃·革命贛南”精品旅游線路考察活動。部分活動從今年7月份啟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廣受好評。
2023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做到“三個更加注重”,著力推動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1??更加注重紅色旅游時代價值表達
本次紅博會主題展設有“大國重器”主題旅游館,遴選了部分與紅色旅游相關的“中國天眼”、C919等新時代“大國重器”成就進行集中展示,通過圖片、模型、視頻等形式介紹新時代“大國重器”背景、觀摩點位以及旅游線路接待情況等。
?2??更加注重紅色旅游新業態展示
本次紅博會將對全國大型紅色演藝、紅色旅游線路產品、紅色旅游數字化項目和紅色文創等新業態、新產品、新場景進行征集、梳理和集中展示,更好促進科技、藝術與紅色旅游結合。
?3??更加注重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
本次紅博會將邀請國內黨史軍史方面專家、紅色旅游專家、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單位負責人、全國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代表等圍繞主題進行對話,倡議講好新時代紅色故事,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
媒體提問
中國旅游報記者:今年是贛州第二次承辦紅博會,請問將如何借力本次紅博會,進一步謀劃和推動贛州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
贛州市文廣新旅局黨組書記、局長 李俊銳
贛州是著名的紅色故都,共和國從這里走來,中央紅軍長征從這里出發。2019年,贛州成功承辦了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四年來,贛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四個不要忘了”的殷殷囑托,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續寫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新的時代榮光。
一是夯實了紅色旅游基礎。當前,贛州共有13個“全紅縣”、15個“革命老區縣”,依托豐富的革命文物資源,打造了2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4A級以上旅游景區實現縣域全覆蓋。
二是加快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建設。瑞金中央紅軍長征決策和出發重點展示園、信豐贛南游擊詞紀念園等一批重點展示項目基本建成。
三是突出了紅色文化傳承。精心創作一批紅色文藝精品,贛南采茶戲《一個人的長征》獲評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大型紅色文旅史詩《長征第一渡》、紅色史詩《長征組歌》今年開始對外演出。
四是成功打造方特東方欲曉樂園。方特東方欲曉是方特國內首座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大型高科技主題公園,為廣大游客帶來“紅色旅游新體驗”,開業至今,贛州方特東方欲曉已累計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實現經營收入超3億元。
五是優化了紅色精品旅游線路。以方特東方欲曉、共和國搖籃、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紀念園等重點景區組成的精品線路,吸引眾多游客組團參觀、體驗。今年以來,全市4A級以上紅色景區游客接待量達416.3萬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20.5%,贛州紅色旅游逐步升溫,呈現持續火熱的發展態勢。
下一步,贛州將以舉辦好這次紅博會為契機,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持續推進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
一是高標準建成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將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項目融入全市旅游線路,進一步弘揚長征精神,打造長征文化旅游品牌。
二是打造紅色旅游集聚區。以瑞金興國于都區域為核心,聯動周邊縣及中心城區方特東方欲曉等,進行整體打造,發揮龍頭效應,將贛州打造成為國內一線紅色旅游城市。
三是延長紅色旅游產業鏈。持續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建立“紅色+”模式,完善和優化“紅色搖籃 革命贛南”“新長征 再出發”“初心路”等紅色旅游精線路。
江西衛視記者:據了解,于都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點縣,請問在打響“長征文化”品牌,推進文旅發展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于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劉曉陽
近年來,于都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突出打好長征文化品牌,文旅融合發展不斷加快,獲評江西省首批“風景獨好”旅游名縣。
一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于都段)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深入調研、廣泛論證的基礎上,規劃建設了“一館一院一道一劇一鎮一街(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改擴建、長征學院、長征歷史步道、長征大劇院、祁祿山紅軍小鎮、紅軍街)”項目。我們用長征文化塑形鑄魂,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長征學院開業即火爆。中國首部大型紅色文旅史詩《長征第一渡》震撼上演,好評如潮。長征歷史步道祁祿山示范段已成為“網紅打卡點”。
二是長征源隊伍獨具特色。精心打造了長征源合唱團、宣講團、演藝團、小紅星講解團等4支文化傳承隊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均由紅軍后代組成。長征源合唱團到國家部委、北上廣深、長征沿線等公益演出《長征組歌》,12年累計600余場,獲評“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宣講團以傳播創新理論、講好長征故事、播撒思想火種為己任,累計開展宣講活動825場,獲評“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演藝團演繹情景劇《告別》300余場次,深受廣大游客好評。由1200多名5-14歲的中小學生組成的小紅星講解團,利用周末和節假日為游客義務講解,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是文旅融合深入推進。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面提升旅游六大要素品質,旅游產業綜合效益逐步釋放,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案例和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全國各地來于都尋初心悟初心、重走長征路的團隊和游客絡繹不絕,紅色旅游正成為助推于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新動能。今年1-10月,于都紅色旅游接待游客達813萬人次,吸引縣外紅培、研學團隊1700余批次15.8萬人。
中國江西網(信息日報)記者:我們了解到,于都打造的大型紅色文旅史詩劇目《長征第一渡》社會反響較好,能否介紹一下這部劇的基本情況?
江西文化演藝發展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 ?練紅梅
《長征第一渡》是由贛州旅游投資集團和于都縣共同投資打造,江西文化演藝發展集團公司負責管理運營的大型紅色文旅史詩劇目(大型紅色舞臺劇)。全劇共分為《于都河畔》《八萬六千個告別》《九死一生的承諾》《萬水千山的牽掛》《一生一世的守望》《新時代的宣言》六大篇章,演出時長90分鐘。該劇有三個特點:一是國家隊的實力。由國家級團隊主創,著名導演肖向榮執導,王濤(又名薩迦多吉)擔任總制作人,著名作家朱海擔任編劇,著名音樂制作人舒楠擔任音樂總監,歷經三年精心打磨。二是史詩級的題材。以1934年10月八萬六千多名中央紅軍戰士夜渡于都河、集結出發長征的故事為創作源點,采用小人物加大敘事的手段,以閃回的形式全面、生動、立體地展現紅軍二萬五千里的偉大征程。三是世界級的舞臺。舞臺現場充分融合現代科技與藝術,利用聲光電多媒體,配合戲劇、舞蹈、武術等多元素的表現手法,讓觀眾全景式、沉浸式深度體驗氣壯山河的崢嶸歲月,實現歷史與現實超時空的精神對話。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于都視察時強調,要把紅色故事講下去,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打造這一劇目,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于都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和創新舉措。該劇的演出,對于全面、立體、生動地講好長征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長征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和推動作用。著名藝術家張繼鋼評價:“該劇是一部愛國主義的生動教材,是于都的一張新名片,是贛州兒女向紅軍戰士交出的一份新答卷!”
《長征第一渡》的上演,極大帶動了于都紅色旅游、紅色培訓發展,實現從“過境游”到“過夜游”的快速轉變。截至目前,共演出138場,觀演人數近9萬人次。
鳳凰網記者:據了解,江西省正在打造全國紅色旅游首選地。請問圍繞這個目標,江西省將在哪些方面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
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處長 ?黃歡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省紅色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發展環境持續優化,供給體系不斷豐富,綜合效益逐漸顯現,全省紅色旅游已實現由規模擴張向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巨大轉變,引領了新發展格局下全國紅色旅游創新發展,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下一步,為實現我省紅色旅游從“強資源”到“強品牌”、從“強參觀”到“強體驗”、從“強景區”到“強目的地”的轉變,煥發出“江西紅色旅游正青春”的勃勃生機,我們將重點從以下幾方面推動發展。
一是做好紅色旅游發展頂層設計。加快出臺《江西省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2023-2027年)》,推動紅色旅游轉型升級,積極打造“四個搖籃、一座豐碑和一個出發地”等紅色旅游IP。推動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出臺政策措施,實現紅色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
二是持續推出紅色旅游“常紅”新業態。推進紅色旅游跨界聯動發展,強化數字技術對紅色文化資源的改造和提升,推出一系列紅色旅游活態體驗產品,讓游客在真實新奇的體驗情境中感知紅色歷史,感悟紅色基因。
三是推動紅色旅游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加快推進長征文化公園江西段36個省級重點調度項目落地見效,力爭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做優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推出“南昌—井岡山—瑞金(興國、于都)”等紅色旅游航空線路,打造于都“長征集結出發地”等長征文化旅游線路品牌。
四是創新紅色旅游宣傳推廣方式。加強紅色旅游宣傳推廣,以活動為重點,打造特色品牌IP體系;以節會為契機,放大品牌“輻射效應”;以媒體為平臺,營造濃厚氛圍,提升我省紅色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五是強化紅色文化旅游人才隊伍建設。構建“高校+企業”相結合的紅色旅游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市場對紅色旅游人才的基礎性配置。建立線上云課堂、線下培訓班相結合的紅色旅游講解員定期培訓機制,培育一批金牌講解員、五好講解員,全面提升紅色旅游講解員整體水平。
來源:省文化和旅游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