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霄山脈武功山下,座落著一個個風景如畫的秀美山村。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當中,這些村莊都在利用自身良好的自然生態來發展鄉村旅游。然而,產業開發和生態保護要怎樣做到“魚和熊掌兼得”?
隨著武功山全域旅游的發展,好山好水好涼快的槽下村“天然空調”的名頭越叫越響,避暑經濟應運而生。村民紛紛收拾干凈屋子做起了民宿,向進山的城里人賣起了“涼快”。
槽下村近兩年來整體改造提升農家樂24戶,100余名從業人員均是當地農戶。周雪梅在景區中心地段經營著一家民宿,今年暑假旅游黃金期的生意好得超出了她的預期。
萬龍山鄉槽下村某民宿老板 周雪梅:暑假里面營業額在十萬元左右,規模大一點的商家有二三十萬元。
萬龍山鄉槽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邱國華:去年我們的游客數量差不多6萬,產值600多萬元。改造后今年游客數量達到了12萬,產值也達到了一千多萬元。
然而繁榮之下有隱憂——槽下村之前的農村生活污水集中式處理設施已使用多年,現在已明顯滯后于景區住宿、餐飲等經營項目的需求。一邊要營業,一邊又怕污染水源,這讓參與景區管理的村支兩委班子陷入兩難境地。
萬龍山鄉槽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邱國華: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心里也很急,如果污水處理問題不解決,我們的產業就發展不了,因為我們是吃“旅游飯”。
面對這個迫在眉睫的棘手問題,村支兩委和駐村第一書記商量后一致決定向萬龍山鄉黨委政府進行匯報,尋求一個能夠在短時間內加以解決的方案。
萬龍山鄉人大副主席 易菲娜:萬龍山鄉黨委、政府非常重視環保,通過前期的走訪,我們了解到萍鄉就有一家污水處理企業。實地調研考察后,我們了解到其分散式處理模式和方案設計正好符合本地實際,于是便積極對接引進了該項目。
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施工,槽下村已有20多臺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投入運行。這些設備日處理總量目前達到了70噸,能夠滿足槽下村的生活污水排放需求。
江西固潔環??萍加邢薰究偨浝?劉偉華:因為景區排污單位比較分散,同時對生態環保的要求也比較高。這次槽下景區的提升改造,這個設備就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從集中到分散,槽下村生活污水處理模式悄然發生著改變,這種化整為零的轉變最終產生的效果如何?設備提供商負責人在現場進行了取樣對比。
該設備收集并處理了三種生活污水:餐飲的廚房污水、居民的廚衛污水、日常的洗滌污水,目前槽下村的這些污水做到了應收盡收。同時該設備采用了生物生態處理工藝,全過程不需要添加輔助藥物,避免了對土壤和水體的次生污染。經過這一番改造,當地生產生活排放污水的后顧之憂就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新晉“網紅”槽下村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不忘生態之根本,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做“一錘子買賣”,成功而生動地實踐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
來源:萍鄉市文廣新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