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江西有多少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有多少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多少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數據現在揭曉。
江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國務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公布了五個批次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含1557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以下簡稱“國家級項目”)。
江西非遺豐富多元,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促進區域文化互鑒、講好江西故事的重要載體。針對我省88個國家級項目,按照十大門類對數據進行了統計。詳見下圖:
江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代表性傳承人
為有效保護和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和支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命名了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目前,江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共69人。
我們按照公布批次、所屬門類、所屬地區,對江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詳見下圖:
01 按公布批次
02 按所屬門類
03 按所屬地區
查詢江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詳細信息,請登錄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網?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館(https://www.jxich.cn/),相關數據已在“名錄建設-代表性傳承人”欄目發布上線。
江西省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指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對歷史文化積淀豐厚、存續狀態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特色的文化形態進行整體性保護,并經文化和旅游部批準設立的特定區域。
截至目前,我省共設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2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個,設立數量和青海省并列全國第一。
1?徽州文化(婺源)生態保護區
批復設立時間:2019年12月
涉及區域:江西?。ㄦ脑纯h)
2?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
批復設立時間:2023年7月
涉及區域:江西省(贛州市)
3?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批復設立時間:2020年6月
涉及區域:江西?。ň暗骆偸校?/p>
江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是指在具有生產性質的實踐過程中,以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為核心,以有效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為前提,借助生產、流通、銷售等手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資源轉化為文化產品的保護方式。目前,這一保護方式主要是在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和傳統醫藥藥物炮制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實施。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4個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基地數量在全國各省區市名列前茅。其中,傳統技藝類基地數量(4個)與河南省并列全國第一。
江西省國家級非遺
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簡介
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
鉛山連四紙制作技藝
紅茶制作技藝(寧紅茶制作技藝)
刻銅(貴溪鏨銅技藝)
來源: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