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在會昌,你可以登臨會昌城外高峰會昌山、攀登會昌第一高峰盤古嶂,游覽漢鐘離得道成仙地漢仙巖,白天船游十里畫廊漢仙湖,夜晚觀實景光影劇《悟道·漢仙巖》,或一起沿著蘇區時期偉人的足跡,重溫紅色記憶,或領略洞頭畬鄉雪蓮山風光、體驗紫云山漂流,或以最悠閑的姿態感受(檢查)溫泉的溫馨。獨好會昌,處處詩情畫意。
境內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風景名勝區——漢仙巖,國家水利風景區——漢仙湖,國家4A級旅游景區——小密花鄉,國家3A級旅游景區——紫云山,4A級鄉村旅游點——洞頭畬鄉雪蓮山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風景獨好園,研學培訓基地——和君小鎮,人間仙泉——漢仙溫泉,有贛南僅存的明清時期軍事城堡——羊角水堡;還有各具特色的旅游點:清溪盤古嶂,文武壩古坊村、月季園、歡樂谷,右水石音山、八角寨,高排團龍村、鳳凰山,曉龍天門嶂,永隆佛云山,白鵝獅子洞等。
一日游
A線:漢仙巖景區——羊角水堡——漢仙湖——漢仙溫泉;
B線:風景獨好園——漢仙巖景區——會尋安中心縣委舊址(鄧小平舊居)——漢仙溫泉;
C線:洞頭畬族風情小鎮或清溪盤古嶂景區——紫云山景區——漢仙溫泉
D線:小密花鄉——和君小鎮——風景獨好園(毛澤東舊居)——紫云山景區
二日游(A)
(D1)漢仙巖景區——羊角水堡——漢仙湖——會尋安中心縣委舊址(鄧小平舊居)——入住漢仙溫泉
(D2)紫云山景區——洞頭畬族風情小鎮或清溪盤古嶂景區——風景獨好園(毛澤東舊居)
二日游(B)
(D1)漢仙巖景區——羊角水堡——漢仙湖——漢仙溫泉——入住縣城
(D2)風景獨好園——和君小鎮——小密花鄉
三日游
(D1)漢仙巖景區——羊角水堡——漢仙湖——會尋安中心縣委舊址(鄧小平舊居)——入住漢仙溫泉
(D2)紫云山景區——洞頭畬族風情小鎮或清溪盤古嶂景區——風景獨好園(毛澤東舊居)——入住縣城
(D3)會昌山——和君小鎮——小密花鄉
旅行社、研學機構
1.會昌風景獨好旅行社
地址:會昌縣文武壩鎮紅旗大道1號
電話:0797-5636585
2.贛州名稱國旅會昌營業部(原:會昌縣嵐山旅行社)
地址:會昌縣文武壩鎮紅旗大道222號
電話:0797-5630783
3.贛州贛之旅會昌營業部
地址:會昌縣文武壩水東大道5號
電話:0797-5618399
吃在會昌
一份美食,一份情懷,串聯起一座城的獨家記憶,幾味美食帶你憶起旅行時的美好時光!
會昌美食一條街
新天地美食街
地址:會昌縣文武壩鎮月亮灣新區
客家美食旗艦店
會昌人家美食旗艦店
地址:會昌縣月亮灣新區湘江廣場二號樓
訂餐電話:0797-5634666
會昌特色宴席“八仙宴”
“八仙宴”菜品
序號 | 菜品 | 序號 | 菜品 |
1 | 太極養生羹 | 2 | 八仙聚會 |
3 | 鐘離扇玉兔 | 4 | 雙蟒出水 |
5 | 八寶葫蘆鴨 | 6 | 雄鷹展翅 |
7 | 八仙聚會 | 8 | 仙姑釀豆腐 |
9 | 太極養生羹 | 10 | 仙翁垂釣 |
11 | 八仙米粑 | 12 | 采和肉撮 |
“八仙宴”訂餐地址:會昌縣國際酒店,電話:0797-7219888
會昌名土特產
選用優質大豆和天然香料,經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結合精制而成。它富含人體所必需的腦磷脂、胺基酸和各種維生素,吃用方便、保質保鮮、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吃后口齒留香,回味無窮。是江西地方名產,有數百年歷史,歷史上曾被列為貢品。采用青、黃豆作主要原料,加入上等醬油、茴香、八角、甘草、沙姜等磨制而成。材料制作精細,比例妥當、火候適度,醬干光亮透明,堅韌、多味、香口,它富含人體所必需的腦磷脂、胺基酸和各種維生素,集香、咸、辣、甘于一體,吃用方便、保質保鮮、風味獨特,吃后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中國米粉在江西,江西米粉出會昌。會昌米粉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08年以來,會昌米粉出口量占了全國米粉出口量的60%以上。米粉采用專利工藝技術生產,全部為純大米制作,不含添加劑,產品外觀晶瑩潔白,表面有光澤,粉條粗細均勻,垂直性好。米粉酸度低,煮后不糊湯、不斷條、不破裂,口感爽滑柔韌,富有彈性,不粘牙,在冷水中長時間浸泡能保持完整形狀且不影響烹調性。會昌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干炒不易斷,配以各種菜碼或湯料進行湯煮或干炒,爽滑入味。20根米粉就能吊起一個48公斤的成年人,堪稱天下一絕。
精選特級地方鴨,純凈水泡制,名貴中草藥配方。采用最嚴格食品標準生產,均有國家認證QS標志??欣哮喯盗惺称肥切蓍e旅游必備的食品,即可以當下酒菜,也可以看電視時當零食吃。營養豐富,含豐富的膠原蛋白和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啃佬鴨筋多有嚼勁,皮厚含湯汁,口感Q彈有嚼勁、越嚼越香、美味入骨,讓人回味無窮,是休閑、旅游必備的食品
“酸水”是會昌的一道小吃,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留給當地人很多的記憶。把蘿卜、芋子、菜頭清洗干凈,切成塊放入鍋里,加冷水燒開去生味,再放入裝有自制腌菜水的鍋里煮熟,加上一點鹽及調料,酸水就做成了。
相傳“酸水”這道小吃,是唐朝年間一位老婆婆為救餓昏了的少年和尚,用發酸的水煮蘿卜芋頭菜肴給小和尚吃。此后,“酸水”做法被世代相傳下來,如今,閑時之余,吃上一碗美味的酸水芋頭,已經成為會昌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與韌性十足的會昌豆干相比,酸棗糕則是松軟了許多。會昌酸棗糕的歷史雖沒有豆干久遠,但也算是有年頭的食品,至少也有數十年的光景了。
酸棗糕的原材料取自深山老林的野生酸棗,打出里面的果膠,經過發酵加工,烘烤制作而成糕體,切割成小塊,再裹上一層薄薄的糯米紙,使得顧客食用方便,不粘手。會昌酸棗糕酸甜可口,綿甜香醇,非常適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食用。
會昌的魚子粄酥脆可口,清香撲鼻,其品質獨具客家特色,被世人所稱贊的魚子粄。魚子粄采用塘魚做原料,首先將塘魚去臟后用菜刀切細搗碎,然后加入鹽、味精、米粉、辣椒、芝麻等上十種調味品,放入少量的水用手攪拌和均后。做成小塊狀放入油鍋里炸熟,出鍋降溫后即可食用。
魚子粄還具有固齒強身,生津健胃之功效,入口鮮香酥脆,營養豐富,老少皆宜,乃民間宴席待客之上品。
捶魚是會昌民間傳統名菜,最早由客家人發明并流入會昌,經過上百年來人們不斷創新完善,已經成為會昌人餐桌上一道上等菜肴。捶魚色、香、味、形俱佳,有舒心醒腦、明目利尿和促進睡眠的功效,是一濟滋補養身的食療佳品,歷來被民間宴會和餐館所推崇。捶魚的用料主要是鮮魚和薯粉,制作時先挑選優質草魚,洗凈后除鱗、去臟、剔骨再切成片,而后將魚片和以薯粉,用木制的捶子捶成薄餅形似蝴蝶狀。然后放入油鍋里炸熟,炸熟后魚片呈金黃色,每年的春節期間,會昌的平常百姓人家,每家每戶都要自作捶魚,作為“年菜”以待客。
全國各地的魚碗制作技藝大同小異,但又獨具匠心,凸顯地方特色。在會昌,魚碗制作技藝就有具獨到之處,獨具客家菜肴的鮮美特色。首先挑選優質草魚,重量在3-5市斤為宜,洗凈后除鱗、去臟,整條魚用線串起,掛在太陽下曬干50%的水分,然后將魚分成兩片放入油鍋里炸熟。炸熟后的魚碗呈紅褐色,出鍋降溫后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