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一般鄉下都有,因為都是放養,吃谷子和小蟲兒什么長大的,味道很鮮很好吃,公雞紅燒,老母雞燉湯都不錯,只是價格有點貴,一只雞50元左右;
土雞蛋:可以跟主人家說,讓他們幫你做(一定要正宗土雞蛋),最好的方法是煎和炒,要是用菜籽油就最完美不過了,那種香味吃過就不會忘的;
熏臘肉:很有鄉土味的,據說都是自家過年殺的豬,鹽腌漬過后掛起來用木屑燒火熏出來的,和菜心一起炒,很有嚼勁,咸鮮適中,也可以炒辣椒蕨菜筍片什么的;
蕨菜:當地山上盛產,爬山時稍微留心一點,路邊滿滿都是,記得去年在黃山時也吃過,但這里的蕨菜更加新鮮,全部是現采的,清炒或炒肉,蒸米粉肉都不錯;
萵筍:跟紅辣椒一起炒的,新鮮脆嫩
竹筍:也是現挖來的,新鮮的不得了,口感脆脆滑滑的,沒有常吃竹筍的那種澀味,這個季節去春筍和冬筍都可以吃到
豆腐:我吃的是糊豆腐,就是本村人自家做的,并不精細但就是好吃
清明果:外面是用糯米粉和青菜汁(或艾葉汁)做的,里面包著青菜肉豆腐干等,油很重,外形圓圓扁扁的,看起來跟青團比較像,下面用一片棕葉托著,據說只有清明節時才會家家戶戶都做,剛蒸好的比較好吃
粥:用大鍋熬的鍋巴粥,真香啊,要是能天天吃到就好了
薯條/片:用新鮮紅薯煮熟曬干后炒的,硬硬脆脆的,很香,只是賣相不太好,黑不溜秋的.
桔子:皮薄汁多,特別甜,不知是不是當地產的,只賣7毛錢一斤
雪梨:婺源四色之一,只可惜要到夏末秋初時節才有,不過現在開著大片大片的白梨花也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