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浙江的街頭巷尾,掛著江西小炒牌匾的餐館略顯“另類”。這里沒有掃碼點菜,沒有電子菜單,沒有統一制服,一些店鋪甚至沒有具體菜單。有的是擺滿各種新鮮食材的保鮮柜和熱情樸實的店老板。堅持現炒,菜色自選,豐儉隨意,根據客人要求輕松搭配出不同的菜肴,現場點單訂制專屬口味,這成為江西小炒火爆出圈的重要引線。
味道棒、好下飯,是餐飲行業的首要目標。餐飲只有接地氣的、符合大眾的口味才能擁有廣闊的市場基礎和廣泛的群眾基礎。贛菜雖未列入“八大菜系”,但它結合獨特的地域風情,可謂“取百家之長,成一家之秀”。如今,以江西小炒為代表的贛菜,并不只有單純的辣,還有食材的鮮、美食的“顏”。藜蒿炒臘肉、蓮花血鴨、荷葉肉、永和豆腐等特色美食,色、香、味俱全,讓人食欲滿滿。歷經時間的沉淀,今天的江西小炒已推陳出新,呈現出多元化、富有創意、口感俱佳等諸多特色,備受省內外食客的青睞。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苯餍〕吹幕馃嵩从谏?,歸于大眾。誠信經營、好吃不貴,是江西小炒征服外省食客的又一訣竅。一直以來,江西老表用“傳幫帶”的方式在省外開設一家家江西小炒店,他們通過誠信經營,既收獲了財富,也讓更多的食客品嘗到了那份源自江西的獨特風味。當消費者邀二三好友,品嘗著辣椒炒肉、剁椒魚頭、生炒雞、紅燒豬腦、尖椒肥腸等美食,來一場唇齒間的美食盛宴時,江西小炒也悄悄地用自己的煙火氣點燃著人間美好,展示著江西人民勤勞、誠信、奮進的精彩。
當然,江西小炒“出圈”來之不易,也需要自我提升。接住“潑天的富貴”,不僅需要店家始終如一為消費者提供健康、新鮮的食材,不斷提高烹飪的技藝,制作出更美味的佳肴,也需要相關部門以打造贛菜品牌為契機,抓品牌、抓平臺、抓推介,整合江西小炒的“品牌效應”。既要在食材供應、菜品研發、餐飲服務等多個環節加強產業鏈整合,提高產業競爭力,實現江西小炒產業的優化升級,也要在滿足消費者味蕾的同時,努力講好江西的故事、宣傳江西的人文,賦予江西小炒更多文化內涵和品位。只有這樣,江西小炒才能從“網紅”變“長紅”,實現長遠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