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口村,位于段莘鄉南部山區,1949年屬徽州沱東區慶源鄉,1950年改為槎口鄉,1954年并屬慶源鄉,1958年為段莘鄉槎口大隊和方坑大隊。2002年方坑大隊并入槎口村委會。槎口村又稱岔口,地理位置優越,有三條河流在那合并,故取名岔口。村內有雕刻祠堂,與休閑中心、蓮花坊,坊內有百年紅鯉魚,有花船,休閑人可以坐在花船上游蕩。村內還有古祠一座,祠堂內有御史汪良成石碑一塊。槎口村與大汜村、東石村、汪槎村、金坑村、慶源村、裔村村、官坑村、西垣村、閬山村、段莘村、中村村相鄰。
槎口村歷史
在段莘地區,有一句廣為流傳的順口溜:“東山育江峰,石佛出縣令,槎口藏御史?!边@句話形象地描繪了相鄰三村——東山村、石佛村和槎口村的杰出人物。東山村孕育了曾任江西審判廳丞和省議會議員的江峰青,石佛村則出了一位縣令,而槎口村更是藏龍臥虎,出過一位江南御史。槎口村委會的所在地是古寺下村,這個村莊有著數百年的歷史。據說,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汪口俞氏宗祠的一個分支,他們選擇遷居至此。在村莊建立之前,有一位僧人路過這里,被這里的地形所吸引,便在此修建了一座庵堂,命名為“望云庵”。庵堂建成后,香火鼎盛,前來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庵堂位于村莊背后的來龍山之上,而在山腳下,后來人們又建起了一座寺廟。
隨著時間的推移,汪口俞氏宗祠的一個分支遷移到了這座寺廟的下方居住,因此得名“古寺下村”。村莊的入口被兩條河流環繞,形成了一道美麗的拱門。村莊外有一座水口廟,廟前矗立著千年的古樟和楓樹等珍稀樹木。而在村莊內部,有一棟精美的古建筑民房,其雕刻工藝令人嘆為觀止,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
槎口村游覽路線
村口河流與雙河合拱:槎口村的村口被兩條河流環繞,形成了一道美麗的自然景觀。游客可以在此欣賞到河流的寧靜與村莊的和諧共處。水口廟與千年古樟:村莊外有一座水口廟,廟前矗立著千年的古樟和楓樹等珍稀樹木。這些古木見證了村莊的滄桑歲月,也為游客提供了一處靜謐的祈福之地。
雕刻祠堂:槎口村內有一幢精美的雕刻祠堂,其雕刻工藝令人嘆為觀止。游客可以在此欣賞到徽州建筑的獨特魅力和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休閑中心與蓮花坊:村莊內的休閑中心和蓮花坊等景點也是游客不容錯過的。這些地方不僅提供了舒適的休閑環境,還展示了當地的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