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戰略部署,擘畫了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時代藍圖,為新起點上持續推動文化繁榮指明了前進方向,也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文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比涨?,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梅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省文旅系統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全會提出的優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等改革部署,堅持靶向施策、精準發力、重點突破,大力實施文旅高質量發展改革攻堅行動,加快推進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建設,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貢獻文旅力量。
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機制,共建共享高品質文化生活。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推進全省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健全完善“百姓大舞臺”等群眾文化活動社會參與機制,實施“公共文化新空間”打造行動,推進公共文化設施所有權和使用權分置改革,推出一批群眾身邊的小而精、小而美的公共文化新空間。完善藝術創作生產服務引導和國有文藝院團高質量發展機制,實施藝術創作“四名工程”和“贛鄱好戲”惠民工程,建立全省戲曲聯盟,推進省市共建江西贛南采茶劇院。
創新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機制,全面構建贛鄱文化基因庫。加快構建贛鄱文化標識體系,以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景德鎮申遺等為契機,深入實施贛鄱文明考古探源工程,突出抓好稻作文化、青銅文化、陶瓷文化、漢代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中醫藥文化等贛鄱文化IP的發掘、研究、闡釋和傳承,整體構建具有江西特色的“1+6”考古研究體系,立起我省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四梁八柱”。建立完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協調機制和文化遺產保護督察制度,健全大遺址保護利用共建共享機制。實施“史說江西”工程,創新展覽展示內容、形式和載體,講好贛鄱文物故事。完善非遺保護傳承機制和工作體系,創新開展“非遺點亮生活”江西行動計劃。
創新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機制,加快建設現代化旅游強省。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樹立大旅游發展理念,推進“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創新文旅與鄉村、工業、商務、康養、賽事、演藝等領域融合發展機制,著力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建立完善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等文化單位開展旅游活動激勵機制,探索完善支持非遺傳承人開辟旅游市場引導政策,創新完善紅色旅游發展機制和發展方式,持續開展旅游誠信省建設。全力推進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長征、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西段)建設,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創新對外文化交流傳播機制,唱響“江西風景獨好”品牌。構建線上線下、對內對外一體聯動的文化和旅游宣傳推廣體系,加快省部共建葡萄牙里斯本中國文化中心,建立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駐外旅游辦事處、境外新媒體平臺聯動的江西文化和旅游國際化交流傳播新模式。完善入境游工作體系,建立旅游城市聯盟、友好城市、境外旅行商等常態化對接機制,持續辦好“如畫江西風景獨好”境外文化旅游推廣季活動。深化區域合作暢通入境游客來贛通道,加強入境游便利化改造,讓“如畫江西”成為國際游客向往的“詩和遠方”。
該篇文章來源: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