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是中國旅游勝地,列中國旅游業最發達城市“十強榜”,游客量持續攀升。2023年,上饒市交通運輸局結合市委主要領導在全市文旅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著力打造‘線路產品多元、客群結構豐富、需求開發到位、經濟效益明顯’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迅速動員部署,加速推進“交通+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提升改造全域旅游路網,創建旅游風景道,串聯全市精品旅游資源,全力構建“路隨景通、人隨車達、人便于行、四通八達、高效快捷、安全綠色”的旅游交通新格局,真正實現內暢外聯、快達漫游的交通網絡目標,為把上饒打造成世界級旅游目的地貢獻交通力量。
從“單一大站”轉向“多點串聯”
打通全域旅游“大循環”
為更好服務旅游,上饒市交通運輸局持續完善“留客之道”,實現了上饒交通口碑與經濟效益的“叫好”又“叫座”。一是精心定制旅游班線。在開通上饒高鐵-葛仙山、上饒高鐵站-龜峰、上饒高鐵站-三清山三條景區直達旅游班線的基礎上,2023年4月,開通了上饒高鐵站-望仙谷直達旅游班線, 2023年10月,又將上饒高鐵站-三清山、上饒高鐵站-葛仙山、上饒高鐵站-望仙谷旅游客運班線延伸至三清山機場,有效滿足游客從上饒市交通綜合樞紐、三清山機場中轉景區的交通需求,實現了中心城區至重點景區直達。二是互通互聯重點景區。2023年9月28日,開通了三清山-望仙谷、三清山-葛仙山、葛仙山-望仙谷3條直達旅游班線。2023年12月28日,又傾力打造了上饒市綜合交通樞紐-靈山景區、望仙谷-大茅山-篁嶺景區2條旅游直達旅游班線,加上之前開通的婺源-三清山直達旅游班線,全市實現了重點景區之間直達旅游班線的互聯互通。三是開通旅游包車服務。全市共有旅游客運企業30家,共有各類旅游包車397輛(14513座),開通旅游客運班線26條,投入車輛98輛(2354座),每天運行257班次。全市39家汽車租賃運營企業、網約車平臺公司及巡游出租車共3025臺車輛可通過點對點形式提供“旅游包車”服務。四是農村客運通達景區。全市共有2191個行政村,建制村通客車覆蓋率達100%,各縣(市、區)從縣城通達到本地景區農村客運班線均已實現。
從暢通“微循環”到貫通“大動脈”
串起群眾出行“便捷路”
為加強和鐵路、民航系統工作對接和協同配合,及時疏運鐵路、民航旅客,提高“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出行效率,上饒市交通運輸局用心用情服務游客,守護游客“順心行”。及時協調督促相關部門,合理完善綜合交通樞紐交通功能布局,在上饒市綜合交通樞紐新增設了乘坐公交車、網約車、出租車、旅游班線車指引標識標牌(含地標指引牌),明晰引導服務,健全導向標識,極大方便了旅客暢通出行。水上旅游客運景區鄱陽湖濕地公園和弋陽縣龜峰湖旅游景區,共有30艘旅游客運船舶為游客提供1229個客位服務。2023年上饒機場執飛9條航線,通達北京、三亞、大理、哈爾濱等12個旅游城市。2023年中秋國慶期間,對接鐵路、民航、景區、學校等部門,精準研判客流量變化新趨勢,準確把握旅游流量新特點,同頻增加客車班次,調整運行時間,引導游客合理分流。雙節期間,上饒火車站進站381919人次,出站371412人次,平均每天進出約83700余人,未發生游客滯留聚集,得到來饒游客一致好評。
“夜公交”連通“夜經濟”
激活公交服務“新引擎”
為策應市委提出“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助力城市夜經濟發展,進一步滿足市民“夜購、夜食、夜游”等出行需求,上饒市交通運輸局調整優化城市公交線路,延長公共交通服務時間,將重要商圈、夜市和人員密集區域進行串聯,提升夜間經濟影響力和輻射力,為夜經濟建設提供運力保障。調整中心城區開通了19條深夜運營的城市公交線路,其中1條線路通宵運營至次日凌晨5:30。
“網紅公路”升級“致富公路”
開啟鄉村振興“加速器”
“四好農村路”建設是該市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為推動農村公路建設,上饒市交通運輸局按照“修一條路、造一片景、活一片村、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交通+”模式,打通了鄉村振興“出”與“進”的雙向通道。上饒市農村公路總計23711公里,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市和6個全國示范縣,示范縣創建總數位居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目前,上饒市縣縣都有“網紅公路”,例如:被交通運輸部評為“最美旅游扶貧公路”的玉山縣葛嶺頭至懷玉山公路、被評為2023年度江西省“十大最美農村路”的廣信蔣村至湖村公路以及弋陽湖西至雷蘭鄉(畬族)鄉村振興產業路、婺源江灣至雙路口“路景融合”公路、鄱陽“1號公路”環內珠湖公路、德興長塢至白米洲“1號公路”等等。一條條“網紅公路”與沿線生態環境、村莊建設自然和諧,為游客打造了“暢、安、舒、綠、美”的出行環境,游客駛入鄉村路、暢游鄉村美、品味鄉村情,充分感受到了“路成就、路文化、路價值”。
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
迎接大眾旅游時代的必然選擇
交通運輸事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是迎接大眾旅游時代的必然選擇。下一步,上饒市交通運輸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緊扣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目標,在以下方面發力。一是持續提升交通規劃設計。開展以實現交通“快達漫游”高質量發展為課題的實地調研,學習借鑒學習安徽黃山、張家界等景區經驗做法,完善推進相關舉措,探索謀劃“路、水、空”游的立體綜合旅游交通體系建設體系。二是持續優化線路布局。通過調研等方式,細化工作舉措,從織密重點景區間客運線路、提升旅游包車客運服務保障水平、推進區域內長線旅游客運優化運營等方面,進一步暢通“快達漫游”交通旅客運輸網絡。三是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嚴格要求各客運企業駕駛員考核、培訓,定期對營運車輛做好維保工作,加強清潔和衛生管理,為旅客出行提供舒適的環境和周到的服務。四是持續推進“客貨郵”融合。大力推廣德興“客貨郵”融合典型做法,力爭2025年在全市實現“客貨郵”路線全覆蓋;幫助旅游班線運營企業開展營銷活動,利用營銷平臺進行定制車輛推廣(針對老年人及大中專學生群體)。五是持續加大宣傳力度。與市文廣新旅局探索建設“乘車游上饒”模塊的集“吃、住、行、娛、購、游”多功能于一體的APP,協調各景區給予班線運營企業旅游產品代理權等模式,實現交通服務與景區服務深度融合發展。在綜合交通樞紐、客運場站、公交站臺、高鐵站、飛機場、港口碼頭等公共交通樞紐設置宣傳牌和電子屏,推廣文旅景點、文旅特色活動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