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鄉村而言,民宿仿佛是一扇窗,帶旺了綠水青山,喚醒了沉睡的鄉愁,更提升了當地村民對家鄉的建設熱情,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如今,民宿推窗見綠、出門即景的愜意生活,吸引著越來越多人走進鄉野田間。
為助力民宿高質量發展,讓其成為更多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詩和遠方,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日前在江西婺源舉辦了全國等級旅游民宿管理培訓班,邀請相關專家、業者以及民宿主人,圍繞民宿如何更好實現良性發展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政策給力 發展愈加規范
“當前,全國各地對發展旅游民宿熱情高漲,各地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本地區民宿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積累了寶貴經驗?!蔽幕吐糜尾渴袌龉芾硭鞠嚓P負責人在培訓期間介紹。
記者了解到,部分地區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強化獎補措施,制定相關管理辦法或指導意見,確保民宿經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探索適合本地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助力旅游民宿健康發展。
“我們對從業者給予財政補助、融資授信等幫扶,同時對新評定的全國甲級旅游民宿一次性給予獎補資金50萬元,鼓勵各地對新創建的等級旅游民宿給予相應配套獎勵?!备拭C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規劃與鄉村旅游處二級調研員廖永清介紹,2021年至今,甘肅設立了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安排3500萬元用于支持鄉村旅游民宿項目建設,每年支持20至30個民宿項目發展,激發了旅游民宿的開發熱情,助力民宿業態的建設。
在強化管理、助力旅游民宿規范化方面,部分地區也進行了探索。四川制定出臺了《“天府旅游名宿”評選管理辦法》,明確天府旅游民宿的定義及開展評選工作的原則、程序等。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市場管理處四級調研員許發祥介紹,在評選標準制定中,充分參考旅游民宿標準的相關要求,從資源稟賦、安全管理、文化特色、服務質量、經濟效益、社會評價等6個方面設定基本條件,明確從等級旅游民宿中遴選“天府旅游名宿”,近兩年已評出18家,提升了民宿的硬件條件和服務品質。
江西在全省試行旅游民宿編號服務和管理,明確民宿須同時具有工商營業執照、特種行業許可證、衛生許可證、房屋安全有效證明、消防安全有效證明,提供餐飲服務的須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由縣(市、區)級文旅部門根據相關條件,確定編號服務和管理的對象,對納入編號管理的民宿須落實行業監管職責?!敖魇着蠗l件的編號民宿共有472家,不僅厘清了監管邊界,引導旅游民宿合法經營,還守住了游客安全底線,提升了住宿服務品質?!苯魇∥幕吐糜螐d市場管理處副處長匡愷說。
在適度放寬市場準入流程、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方面,海南進行了探索?!拔覀兘⒘肃l村民宿的開辦實行承諾即入的備案登記制度。在鄉村民宿開辦流程上,將工程質量竣工驗收、消防驗收和備案、特種行業經營許可、公共衛生許可、食品經營許可、消防準入等進行整合,鄉村民宿經營者作出一次有關承諾并提供一套包括房屋、治安、衛生、食品、消防等涉及公共安全相關的材料后,即給予登記備案,做到一張表單、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多方復用?!焙D鲜÷糜魏臀幕瘡V電體育廳行業管理和安全監管處四級調研員唐國堯介紹。
文化賦能 凸顯在地特色
培訓期間,記者跟隨參會人員實地參觀了婺源的部分民宿,發現與在地文化的良好融合是其一大亮點。正如一位業者所提醒的,除了在政策引導下實現規范發展,民宿還應當將本地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民宿建設、布局每一處細節,這樣才能擁有持久的生命力。
“松風煮茗,竹雨談詩。這座古宅名叫福綏堂,原是一棟商宅,有200多年的歷史了。1860年,清朝大臣左宗棠曾在皖南一帶用兵,其行營駐扎于此,所以百姓便將這里稱作將軍府。”婺源茶藝江西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婺源將軍府·福綏堂堂主方秀瑛正向客人娓娓道來民宿的歷史。
置身福綏堂中,隨處可見的斑駁馬頭墻、古香古色的家具、四水歸堂的天井,無一不訴說著世代相傳的歷史與文脈。方秀瑛告訴記者,自己喜歡老房子,也喜歡婺源的古建筑文化,于是便決心辭去原本的工作,到婺源修繕老屋、經營民宿?!拔覀儗Υ@些老屋都懷著敬畏之心,做到修舊如舊、建新似舊。更希望借助民宿的平臺,讓茶藝、徽劇、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磚雕)等文化得以傳承。有客人每年都會帶著孩子來住幾天,我就會給孩子講講梁坊上木雕的故事,說說老房子的高門檻、青石板路和禮讓三分墻,帶孩子聽徽劇,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p>
沉沉秋日裹,人閑桂花落。隔一池清水,群山掩映下,一名一襲藍衣的女子在水中央彈奏古箏,清幽的琴聲從遠及近、迤邐而來,和著風聲鳥聲,形成了純粹自然的交響……走進婺源厚塘莊園,同樣有濃濃的文化味。
“厚塘莊園是從明清時期后塘書院的遺址營造而來,有高低錯落的五進園林院落,7棟年代不同的建筑?!焙裉燎f園負責人劉芳非常希望能把古徽州建筑文化和中式美學氣質傳遞給更多人。她介紹,庭院園林本身是住宿空間和生活空間的延續,體現了中國人的哲學觀以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藝術?!拔覀儾邉澚酥星锇菰隆⒑裉炼U茶、荷塘聽曲、觀徽劇等文化活動,讓客人在幽幽古韻和花香蟲鳴中消除疲憊、感受美好。這些活動非常受歡迎,民宿國慶假期的客房在8月就已訂滿了?!?/p>
延續傳統古宅的“DNA”和文化底蘊已經刻在了婺源民宿經營者的血脈里?!拔覀儾粌H保留了徽派建筑的經典符號,還在婺源民風民俗采風的基礎上,活化了147件‘老物件’,比如非遺技藝古法榨油工藝、放養冷水塘魚的傳統等,將其直觀地呈現給客人,正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ㄌ锵粌H是一家民宿,更是一個文化藝術空間,希望能讓傳統之美煥發出新的活力?!蔽挥?A級景區思溪延村的花田溪設計師藝術民宿創始人馬志剛說。
“民宿是長在鄉村的,是長在中國最根本的文化土壤上。民宿要真正做到‘賣生活’而不是‘賣房間’,在文化產品體驗方面,在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居民的生產生活實際、鄉村藝術文化、風俗習慣等都會引起游客的興趣,這也是民宿需要凸顯和包裝的特色。只有文化的熠熠生輝才能照亮鄉村民宿的發展之路?!比珖燃壜糜蚊袼拊u定專家、河北省旅游協會副秘書長楊冬梅總結道。
助力振興 農文旅深融合
記者了解到,全國甲乙級旅游民宿中很多是利用鄉村中閑置的舊宅、民居進行改造而成的,在解決農民就業、帶動農民創業、促進農旅融合和鄉村建設等方面發揮了較大帶動作用,旅游民宿已經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
有業者表示,民宿正發揮城鄉連接橋梁的作用,將游客、流量、資源、人才引進來,將地方文化與特色產品推廣出去。
以民宿為載體推動農文旅融合、助力產業發展,才能真正將鄉村振興落到實處。浙江省月亮工坊民宿主人張慧云介紹,自己2016年回到家鄉,將村口閑置的廢舊車站改造成月亮工坊民宿。如今,月亮工坊的水院、茶院、山院3棟民宿已經吸納了10余位村民就業?!懊袼捱€帶動了周邊農戶的農產品銷售,比如通過組織大型節慶活動,推廣天目山的有機茶葉、特色美食、工藝品等,產業鏈已經被無限拉長,形成了強大的共富效應?!?/p>
同樣為當地帶來發展紅利的還有花田溪設計師藝術民宿。“我們通過對當地農村閑置房屋、宅基地、空地的利用和運營,直接為村民創收170余萬元。此外,我們還聘用了當地村民從事幫廚、客房保潔、導游、水田種植指導、旅游車輛駕駛等工作。2015年至今,每年為當地創造100人以上的就業機會,累計幫助村民增收50萬元以上?!瘪R志剛自豪地說。馬志剛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2015年,他放棄了上海的工作,到婺源搞起了民宿事業,并決心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正如馬志剛所說,民宿不僅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還成了吸引年輕人回鄉就業、創業的重要吸引物。
“我們民宿由7間廢棄的舊磚房改造而成,打造第一家民宿之后,慢慢形成了集聚效應,近幾年相繼有十幾家民宿在老街拔地而起,吸引了更多民宿客人變身‘當地人’,建立了美術、音樂、文創等各類工作室。這些人不僅有情懷,更有想法、有資源,在他們的帶動下,村子的人才素質和技能相應提升了,村子也更有活力了。村里閑置的院子從最初的2萬元就能買到,到現在幾十萬元卻一‘院’難求。”江蘇淮安云滄海民宿主人張小燕說。
在張小燕和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廢棄的老街煥發出新的人文氣息,不僅改善了當地的居住生態,也對綠色生活進行了無形的倡導,為鄉村連接起更多資源。
記者了解到,不少甲級旅游民宿主人會幫助所在地的其他民宿答疑解惑,提供破解瓶頸解決方案,形成良好的發展生態。在從業者的耕耘下,鄉村民宿成了各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
“鄉村民宿發展,需要久久為功。民宿有責任擔起‘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社會責任,民宿主人也應當讓情懷落地,讓民宿姓民、為民,更要富民,讓更多人心有所棲、情有所寄。社會各層面仍需形成合力,這樣民宿才能更好地提檔升級。”一位業者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