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江西省吉水縣黃牛洞柚稻產業園,一幅現代農業的畫卷正徐徐展開。種糧大戶周曉毛笑稱自己成了“甩手掌柜”,盡管今年種植了600多畝水稻,但他卻無需親自下田勞作,因為江西井岡山糧油集團有限公司為他提供了全方位的“田保姆”服務。這種服務模式在吉水縣已惠及超過1.6萬戶農戶,標準化訂單水稻種植面積更是突破了21萬畝。
吉水縣政協委員馮小慶介紹,當地的農民只需負責“放水曬田”,而育秧、耕地、插秧、施肥、收割和銷售等繁瑣環節則全部交由社會化服務來完成。這種服務模式不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還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在江西省政協“建設全國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專題協商座談會上,來自井岡山糧油集團的省政協委員黃小來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經驗。他們通過“龍頭企業+集體組織、新型經營主體、種植大戶、小農戶等”的模式,打造產業化聯合體,從品種、品質、品牌和生產標準化入手,運用物聯網技術為每一粒大米賦予“身份證”,確保農產品達到綠色標準。
江西作為農業大省,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良好的農業基礎。自2016年被列為全國唯一“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基地試點省”以來,江西在綠色農產品生產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去年,江西再次被列為“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試點省”,成為全國首個部省共建的省份。
為了推動綠色農產品的品牌建設,江西成立了“江西綠色生態”品牌建設促進會和認證發展聯盟,推動了一批農產品獲得綠色生態品牌認證。如今,“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已經在全國范圍內享有盛譽。
省政協副主席劉衛平表示,江西建設全國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是用好“綠色生態”這一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的具體舉措,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現實需求。為此,省政協將“建設全國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列為年度協商議題,并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和協商。
在調研過程中,委員們發現“綠色生態”已經成為江西產品及服務最鮮明的核心競爭力元素。因此,他們建議推動“江西綠色生態”農產品全產業鏈標準化建設,提升農產品在標準、質量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委員們還強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建議加強追溯管理,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政府屬地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
此外,委員們還關注到流通和加工環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他們建議加快研發生鮮農產品質量控制、冷藏保鮮和品質監控技術,以及加工過程中食品的品質與營養保持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