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西安 - 望仙谷 - 芙蓉鎮”,這條獨具特色的路線,是來自法國的 Ayra 和同伴精心規劃的中國之旅路徑。1 月 11 日,我們有幸相遇,彼時他們的旅程已進入第 20 天。Ayra 興奮地告訴記者:“望仙谷實在是太美了,令人驚嘆!那里的建筑風格獨特,當地的人們也十分友善?!?像 Ayra 這樣的海外游客,望仙谷在 2024 年總共接待了 40 萬人次。
望仙谷位于上饒市廣信區望仙鄉,這里曾是遭受污染的廢棄花崗巖礦坑,“牛奶河” 邊盡是無人居住的空心村。然而,如今的望仙谷已實現華麗轉身,連續兩年游客接待量突破 300 萬人次。望仙谷總設計師田馥榛表示:“我構建了一個夢境,人們走進這個夢境,發現 1800 年歷史的望仙鄉與仙俠世界的想象不謀而合。望仙,其實望的是自己。在這里,人們可以暫時忘卻繁忙機械的工作,尋找到與自己內心對話的空間,讓自己的內心沉淀下來,喚醒內心的善念與大愛,這便是我所理解的‘望仙’?!?他認為,要讓這個地方歷經數百年仍不被時代淘汰,就得從數百年前的歷史中尋找靈感。
數百年前的建筑沒有使用水泥,于是他將周邊地區的鄉村老石匠和老木匠召集而來;結合江西鄉村的特點以及當地的山勢地形,又把曾經在江西真實存在過的圍樓和吊腳樓融入景區。田馥榛回憶道:“最初吸引我的,是江西冬日里秀美的山色,以及幾戶夯土房上升起的裊裊炊煙。那一刻,我內心無比興奮,我知道,這就是我想要復原的原汁原味的中國鄉村?!?/p>
歷經 12 年精心 “造夢”,占地面積達 6.1 平方公里的望仙谷景區,目前開發部分還不到三分之一。當下,望仙谷的二期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田馥榛心中描繪著中國式理想鄉村的模樣。鑒于望仙谷 80% 的游客都來自外省,為了滿足游客對江西這片土地的好奇與探索欲,他以山、水、谷、村、寺、林、田等原有的鄉村風貌為基礎資源,采用贛東北民居傳統建筑工藝,盡力保留每一處自然植被,重塑江西的人文山水景觀,同時對江西飲食進行適當改良,使其更符合游客的口味。
望仙谷景區內的人文鄉村得以復原,景區外的真實鄉村同樣也迎來了新的生機。華壇山鎮樟澗村熱鬧非凡,這份熱鬧源自它自身的活力。村子里香樟高聳,村民們身著家常便服,在河邊民居前的空地上愜意地聊天曬太陽,鄰里之間關系融洽,氛圍和諧。
樟澗村溪苑民宿的老板姜小麗是土生土長的本地村民,此前從事水泥鋼材生意多年。望仙谷景區走紅后,她對自家的四層小院重新規劃,一二層留作自住,頂樓兩層改造成民宿。她熱情地介紹:“我們這兒喝的水是從龍潭瀑布流下來的,自家房子干凈整潔,價格也實惠,就算一家人來也都能住下,人越多平攤下來越劃算。不過旺季的時候得提前預訂,旺季這里家家戶戶都爆滿。”
河對岸有一家面向年輕客群的精品民宿三生一宅,客房配有大落地窗,住客可以伴著山色入眠,頂樓客房還設有觀星屋頂。店長曾先生是上饒市人,他告訴記者:“民宿開業以來,近八成入住的顧客都來自上海、廣州和杭州。我每半個月回一次市區的家,在家門口工作,方便得很。”
從華壇山鎮樟澗村駕車出發,大約 2.5 公里就能抵達望仙谷。像溪苑、三生一宅這樣沿河而建的民宿,在望仙谷周邊地區已有 800 多家,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帶動了數萬名當地群眾就業增收。在世界旅游聯盟與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聯合發布的《2023 世界旅游聯盟 —— 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案例》中,望仙谷成功入選。
望仙谷及其周邊地區的發展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篁嶺和婺源同樣如此。
篁嶺倚靠石耳山,坐擁萬畝梯田,徽派民居錯落分布,獨具韻味。春天,油菜花順著山勢肆意綻放,漫山遍野,既有中國人傳統哲學觀念中那種質樸的野趣,又展現出震撼人心的自然壯美,被網友形象地稱為 “上帝的指紋”。篁嶺還將祠堂、書院、客館、官廳、民宅、牌坊等 40 余棟明清古建筑巧妙安置在天街、水街、花街等地,婺源篁嶺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向陽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古建筑重新煥發生機,同時也豐富篁嶺的文化內涵?!?此外,篁嶺擁有豐富的非遺民俗文化,為這片粉墻黛瓦的自然鄉村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最美中國符號” 篁嶺曬秋、甲路油紙傘、板凳龍燈、竹編、米酒、徽州婚俗、盤山花燈等,篁嶺村將本村及周邊的手藝人、非遺傳承人邀請過來,打造非遺相關的經營業態,并不定期舉辦文化民俗活動,為游客留下了可感可觸的 “篁嶺記憶”。2024 年 12 月 27 日,篁嶺景區正式被評定為國家 5A 級旅游景區。
婺源是當今中國古建筑保存數量最多、保存狀態最為完好的縣份之一,全縣現有 30 個中國傳統村落、7 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14 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古建筑古遺存多達 3810 處。依托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婺源為游客講述著充滿藝術審美與想象的中國鄉村故事 —— 雨后霧氣籠罩下的粉墻黛瓦,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游客置身其中,仿佛踏入了畫境;月亮灣上漁夫撒下的漁網,是對傳統漁樵生活的詩意詮釋;浙源鄉察關村祭酒橋邊,蓑衣老農牽著牛的畫面,演繹著鄉村耕讀的文化內涵。
“來到這里,感覺內心格外寧靜,周末和家人一起過來走走,真的很愜意?!?來自江蘇揚州的傅女士說出了許多來到上饒景區游玩的游客的心聲。
上饒不僅還原了極具特色的中國鄉村生活,還致力于打造貼心、有溫度的旅游服務,為游客營造舒適的旅游體驗。以婺源縣為例,早在 2016 年,婺源縣就在江西省率先創立了 “游客 E 呼,我們即辦” 旅游誠信退賠工作機制。婺源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副隊長胡進生介紹說:“去年 4 月 23 日,有客人因為其他客人誤碰消防報警設施,導致休息受到影響,我們與酒店溝通協調后,免去了他的房費;5 月 1 日,有游客在景區停車場露營時,因個人原因不慎摔傷,景區出于人文關懷,主動賠付了 500 元醫藥費?!?婺源縣積極處理各類線上平臺退訂房、衛生環境、景區管理服務、消費糾紛、旅游購物、游客受傷理賠等訴求。
三清山在全國率先打造了山岳型景區高空棧道和國內最早的玻璃棧道,并制定了國內首個旅游棧道管理地方標準;婺源則是全國唯一一個整縣被命名為 3A 級景區的縣。上饒的一個個景區能夠在旅游市場中脫穎而出、備受關注,背后是勇于創新、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以及對中國鄉村生活的完美復原。
2024 年,上饒全年接待游客數量達到 2.3 億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 2418 億元,兩項數據均創下歷史新高;年接待游客超過 300 萬人次的景區數量,從 2020 年之前的 1 個增長到如今的 6 個;國家 5A 級旅游景區數量在全國設區市中并列第三。
2025 年春節期間,婺源將舉辦 “最美鄉村過大年,婺源非遺賀新春” 系列活動,把濃郁的鄉韻、地道的鄉味以及濃濃的鄉愁傳遞給每一位前來游玩的游客,讓大家在婺源度過一個充滿年味與文化氛圍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