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鄱陽縣的千畝蟹塘邊,工人們趁著好時節,熟練地對蟹苗進行公母分類,隨后將它們分塘投放。據悉,從正月初九起,蟹農們就開啟了水上春耕的忙碌模式,目前蟹苗投放工作已接近尾聲。鄱陽縣特種水產養殖基地負責人張春鳳向記者透露,今年投放蟹苗約 350 萬只,預計產量可達 30 萬斤。
近年來,上饒市對特色漁業產業發展極為重視,通過多管齊下推動全市特種水產養殖快速發展。在政策扶持上,上饒市不斷強化支持力度,為漁業發展提供堅實后盾;在基礎建設方面,大力夯實漁業基礎,從池塘、稻田到工廠化養殖基地,全面升級設施;在技術革新上,積極探索新模式,提升養殖效率與質量。
如今,上饒市的特種水產養殖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鱘魚、黃鱔、珍珠、蝦蟹、黃顙魚、鱸魚、泥鰍、甲魚等各類特色漁業產業蓬勃興起。據預估,今年全市特種水產養殖產量將達到 24.58 萬噸,占總產量的 43%。
上饒市以漁業轉型升級為目標,大力發展特種水產養殖業。借助產業集群項目,在余干、鄱陽、萬年等地大力發展蝦蟹產業,全市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已達 45.85 萬畝。同時,積極利用漁業發展補助資金,支持特種魚類及設施漁業項目。
漁業基礎建設也在持續推進。上饒市通過池塘升級改造,打造綠色高標準池塘;對稻田進行挖溝改造,建設稻漁產業基地;發展設施漁業,建設工廠化養殖基地。利用漁業發展補助資金等項目,改造集中連片養殖池塘 1.2 萬畝以上。
此外,上饒市在養殖設施與品種引進上也成果顯著。目前已建成 2000 多個高效、可控、節水型養殖圈桶。在種業發展上,精心培育橫峰縣工廠化澳洲淡水龍蝦繁育基地、余干縣黃鱔溫棚育苗基地。同時,積極引進澳洲淡水龍蝦、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大閘蟹等新品種,豐富了上饒市的漁業品種,打破了以往以四大家魚傳統養殖為主的局面。在養殖模式上,引入陸基、水上 “圈養桶” 養殖模式,進一步提升了養殖的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