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江西省農業科學院野生稻資源圃(南昌)內,一片靜謐。超級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龍偉雄博士正專注地穿梭在稻田之間,仔細觀察著每一株水稻。他的眼神中滿是專業與專注,在選定了幾棵符合研究需求的水稻植株后,便小心翼翼地將它們移栽出來,動作輕柔,仿佛在對待稀世珍寶。
“這些可是我們要帶去海南進行加代培養的寶貝?!?龍偉雄看著手中的水稻植株,眼中閃爍著慈愛與期待,那目光就像父親凝視著自己的孩子一般。
就在 2024 年 11 月,龍偉雄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一項舉世矚目的工作:成功繪制出全球首個稻屬最全超級泛基因組圖譜。這一突破性成果,首次在基因組水平上清晰重構了稻屬的進化關系,為水稻研究領域打開了全新的大門,也成為江西種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生動注腳。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有兩個省份每年都持續向外地調出糧食,江西便是其中之一。能取得這樣傲人的成績,離不開江西對種業發展的高度重視。近年來,江西更是在種業強省建設的道路上大步邁進,如同裝上了強勁的引擎,發展速度令人矚目。
在種業強省的建設征程中,江西把 “保種” 視為根基性的重要任務。
“開飯啦!” 晌午,撫州市崇仁縣巴山鎮里坊村的一處山坡上,熱鬧非凡。漫山遍野都是麻雞,它們或悠閑踱步,或歡快奔跑,給寧靜的山村增添了勃勃生機。
“麻雞生性活潑,善于飛行,白天我們都是把它們放養在山間。” 崇仁麻雞聯合體養殖大戶胡劍榮一邊說著,一邊雙手捧著一把玉米,用力向地面拋灑出去。剎那間,四面八方的麻雞像離弦之箭一般迅速聚攏過來,場面十分壯觀。
崇仁麻雞不僅是崇仁縣的一張亮麗名片,更是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 “金鳳凰”。目前,全縣有 3 萬多人從事與麻雞相關的產業,整個產業鏈總產值超過 32.8 億元,實實在在地帶動了一方經濟發展。
“麻雞能有如今的發展,關鍵就在于保持其血統的純正?!?崇仁縣畜禽產業發展中心崇仁麻雞產業辦主任阮子華向記者介紹道,“崇仁麻雞可是我國極為珍貴的矮小型基因庫,對于我們來說,原種保護就是麻雞產業的‘生命線’。為此,縣里專門安排了保護專項資金用于繁育工作,還按照高標準建設了原種場?!?/p>
“我們原種場的這些麻雞,待遇可高啦,就像吃‘皇糧’一樣!” 阮子華笑著打趣道。目前,崇仁麻雞原種場的原種麻雞存欄量已達到 6000 羽,并且成功建立起了 60 個核心家系,為麻雞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順利完成第三次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后,江西的種質資源收集工作成果豐碩。新征(收)集了 114 種農作物種質資源,還收集到 202 個水產養殖品種,進一步豐富了江西的種質資源庫。
江西圍繞 “當家品種”,精心制定了 “定向育種” 任務清單,持續不斷地開展科技攻關。
在江西農業大學的實驗室里,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西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黃路生正認真指導團隊進行豬的 DNA 提取工作。
“豬的各項經濟性狀,像生長速度、肉質品質等,都是由豬基因組上的細微差異決定的。我國生豬產業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在豬基因組水平上尋求突破?!?黃路生耐心地向記者解釋道。
黃路生帶領的科研團隊,在豬基因組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發現了占全球總量 41% 的家豬重要經濟性狀因果突變。“基于這些發現,我們成功研發出了家豬育種基因芯片‘中芯 1 號’。利用它進行基因檢測,能夠精準挑選出優質種豬,目前該芯片已經在全國所有生豬主產省份得到廣泛推廣應用?!?/p>
從打破國外長期壟斷的 “井岡” 系列蘆筍,到全國首個螺螄新品種環棱螺 “蠡湖 1 號”,江西始終踐行大食物觀,憑借科技創新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一系列的科技突破,再加上嚴格規范的管理措施,讓江西的供種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你可能想不到,萍鄉每年生產的水稻種子,占到了全國供種量的近 20%!” 剛一見面,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喻代慶就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分享了這一驚人的數據。
“產量這么高,那種子質量怎么保障呢?” 記者不禁提出疑問。
“種子公司要想長久發展,種子質量是關鍵。要是種下去的種子表現不佳,種植戶肯定不會再選擇我們?!?喻代慶解釋道,“我們的種子都具備可追溯性,你看種子包裝上的這個二維碼,只要掃一掃,就能獲取種子的名稱、產地、特征等詳細信息?!?/p>
為了確保種子供應的穩定和質量可靠,江西專門出臺了《主要農作物品種試驗管理辦法》,并且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種子樣品的閉環管理。
“除此之外,全省已經建成 26 個省級以上農作物良種繁育基地、84 個水產原良種場以及 265 個種畜禽場,這些都為各類良種的充足供應提供了有力保障?!?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處長劉翔補充說道。江西在種業發展的道路上,正穩步前行,不斷書寫新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