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婺源,流傳著這么一句話:有一種春天,叫婺源的春天;有一種色彩,獨屬于婺源的金黃。當下,婺源縣溪頭鄉龍池汰村的村民們正忙得熱火朝天,家家戶戶都在洗洗涮涮、晾曬衣物,把自家房子精心拾掇一番,只為用最整潔溫馨的模樣,迎接即將如潮水般涌來的賞花客,讓游客們一來便能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愜意。
龍池汰村,宛如一顆隱匿在贛皖交界群山中的遺世明珠,是未經雕琢的原生態古村落,更是春日賞花的絕佳打卡地,有著 “被時間遺忘的世外桃源” 以及 “婺源最后一塊攝影凈土” 的美譽。婺源文旅集團負責人張林華介紹道:“作為展現徽州古村原始韻味的典范村落,龍池汰村有著非凡的吸引力,每年接待游客數量高達 40 多萬人次,旅游綜合年收入穩穩超過 1800 萬元?!?/p>
近年來,婺源立足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緊緊握住全域旅游這把 “金鑰匙”,巧妙地將生態優勢與自然美景轉化為強勁的綠色發展動力,開啟了諸如 “夢里老家古村游”“山水奇觀生態游”“古洞古建古風游” 等一系列別具特色的 “兩山” 轉化新篇章。數據顯示,2024 年,婺源共接待游客 2803.7 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 276.2 億元,與上一年相比,游客人次增長 7%,收入增長 7.5%,成績斐然。
“在婺源,像龍池汰村這般保留著獨特個性與天賦的村莊還有很多?!?張林華向筆者娓娓道來,“我們精心打造了 12 個特色景觀村,比如長徑儺舞村,那里傳承著神秘古老的儺舞文化;西沖花燈村,每逢佳節,花燈璀璨,美不勝收;米酒桃溪村,空氣中都彌漫著醇厚的米酒香氣,傳統與現代交織,山水與人文相融。” 婺源做好 “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勞作變體驗” 這三篇大文章,讓特色景觀村的綠水青山實實在在地變成了金山銀山。如今,全縣直接投身旅游行業的人數已突破 8 萬大關,間接從旅游發展中獲益的民眾超過 25 萬之眾,婺源也因此榮獲全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實踐創新基地的稱號。
自 2023 年起,外俞、菊徑、汾水等一個個各具風姿的婺源景觀村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嶄露頭角,火爆出圈,成了都市游客心馳神往的熱門旅游地,“這些村子每年接待游客均在 40 萬人次以上,旅游綜合年收入大概在 2000 萬元左右”。
為了讓特色景觀村的綠色顏值與金色價值相得益彰,更上一層樓,婺源以建設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為重要契機,大膽創新,建立起古建認購認領、異地搬遷保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機制,催生出以 “篁嶺”“汪口”“九思堂”“嚴田” 等為標桿的保護性開發成功范例,成功獲評 “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與此同時,婺源全力實施 “環境連片整治、風貌連片建設、樣板連片打造” 三大工程,匠心打造出一批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的特色村、景觀村、田園村,在這片土地上勾勒出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的全域大美嶄新格局。
“未來,我們將持之以恒深化‘兩山’實踐創新,讓生態紅利如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惠及廣大百姓,為鑄就‘鄉村振興樣板縣’全力以赴,注入源源不斷的旅游活力?!?談及打造特色景觀村,描繪鄉村共富美好藍圖時,張林華目光堅定,話語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