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踏入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的饒北河畔,一幅如詩畫卷徐徐展開。澄澈的河水波光粼粼,河畔景致美不勝收。遠處,靈山的蔥郁翠色綿延鋪展,與錯落有致、白墻黑瓦的村落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寧靜而秀美的田園風光圖。
上饒市廣信區緊緊錨定 “美麗江西” 的戰略目標,全力投身于八大標志性戰役及三十個專項行動之中。以生態修復、系統治理、綠色轉型作為關鍵發力點,大膽探索,成功開辟出一條契合自身發展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憑借在生態建設領域的突出成果,廣信區先后斬獲 “全國旅游綜合實力百強區”“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等諸多殊榮。
生態修復與系統治理,喚醒廢棄礦區活力
在廣信區北鄉片的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現場,往昔荒蕪裸露的山體已全然換了模樣。如今,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隨風輕舞,山腳處,精心打造的人工濕地正有條不紊地凈化著礦區徑流。廣信區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蔣瓏介紹道:“我們創新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大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工作。通過‘1+N’立項模式,成功讓 156 座、總面積達 4000 余畝的歷史遺留礦山重煥生機?!?/p>
近年來,廣信區嚴格依照《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 - 2035 年)》,精心構建起 “一帶三屏、多廊道多節點” 的生態空間布局。全面統籌信江生態軸帶、三大生態屏障以及多條水系廊道的修復工作,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工程,全方位提升區域生態系統的韌性與穩定性。以櫧溪河的綜合治理為契機,精心打造的十里櫧溪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已然成為當地市民親近自然、休閑放松的絕佳去處。通過多方協同、共同治理,全區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至 73.8%,實現了生態環境質量與民眾生活福祉的同步躍升。
石人鄉石人村黨支部書記朱良飛,每日清晨都會帶著巡河記錄本,沿著石人河仔細巡查。作為村級河長,他對河長制推行以來的變化感受頗深:“我每周都會定時巡河,一旦發現問題,都會詳細記錄下來?,F在,河里石斑魚、馬口魚隨處可見,就連對水質溶氧量要求極高的小河蝦,也成群結隊地在水中穿梭?!?/p>
發展綠色產業,助力脫貧群眾增收致富
廣信區充分依托自身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著力構建 “一區兩帶十園” 的特色農業產業格局。高水準打造了 3 個美麗宜居鄉鎮、28 個美麗宜居村莊以及 4400 個美麗宜居庭院。石人白沙洲、田墩山棚等一批融合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生態宜居、鄉村治理于一體的和美鄉村示范點,已初露崢嶸。望仙谷更是成功創建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024 年,全區累計接待游客量高達 2600 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 242 億元,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區。
廣信區積極培育生態農業、森林康養等綠色產業,2024 年圓滿完成油茶新造續建、藍莓種植基地等 90 個產業幫扶項目,帶動 9.4 萬名脫貧群眾人均增收超 5000 元。上瀘鎮巧妙借助大坳水庫的優質水資源,大力發展中華鱘養殖及魚子醬生產產業,實現了從優質生態資源到高端特色產品的華麗轉身。在五府山鎮毛樓村,村民吳宗盛經營的民宿生意興隆,時常迎來各地游客團。他感慨道:“過去靠砍毛竹為生,一年到頭收入微薄,也就 3 萬元左右。如今,守著這片好山好水,經營民宿,再賣點特色農產品,一年收入能超過 20 萬元?!?/p>
茶亭經開區相關負責人吳翔透露:“2024 年,我區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10 家,總數達到 29 家;新增‘專精特新’企業 9 家,總數增至 30 家。茶亭經開區還成功獲評省級‘綠色工業園區’稱號?!?/p>
廣信區副區長黃華雄表示:“未來,廣信區將緊緊圍繞‘經濟發展高質量、生態環境高顏值、民生幸福高水平’的目標,積極探索生態價值轉換、碳匯交易、生態金融等創新發展模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深深扎根,成為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