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尋烏縣三標鄉,惠風和暢拂過,萬畝鷹嘴桃仿若粉色云霞般絢麗綻放,織就一片如夢花海。就在這片迷人景致之中,一場由尋烏縣三標鄉人民政府攜手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縣文廣旅局共同打造的 2025 年 “桃” 醉春光桃花游園會,于3月8日盛大啟幕,正式拉開春日狂歡的帷幕。
此次游園會不走尋常路,憑借 “文明實踐 + 農旅融合” 的奇思妙想,將傳統賞花活動華麗升級,蛻變成為集文化品鑒、消費提振、文明傳頌于一體的鄉村振興活力秀場。
當活動大幕拉開,文藝舞臺瞬間成為焦點。歌伴舞《夢里客家》如詩如畫,用靈動舞姿與悠揚歌聲勾勒出客家生活的唯美輪廓;歌曲《桃花朵朵開》歡快俏皮,恰似春日里的靈動音符,喚醒人們心底的愉悅;舞蹈《花開中國年》紅紅火火,以喜慶韻律點燃現場熱情。一場場精彩絕倫的表演,不僅是藝術的揮灑,更將當地醇厚的客家風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引得游客紛紛駐足,沉浸其中,為賞花之旅增添了一抹絢麗色彩。游客們贊不絕口,直言這些節目猶如一把鑰匙,開啟了尋烏文化寶庫的大門,趣味無窮。
移步桃花市集,十余個特色攤位琳瑯滿目。尋烏臍橙糕、客家糍粑散發著誘人香氣,游客們品嘗著這些地道美食,唇齒留香間滿是滿足。一旁的鷹嘴桃果干、桃木工藝品等農創產品更是吸睛,大家紛紛掃碼溯源購買,帶走一份尋烏的獨特風味。市集之上,煙火升騰,那是美食的誘惑,更是濃濃的鄉情在彌漫。
互動區域同樣熱鬧非凡,“投福納祥”“智趣三子棋”“巧手夾桃娃娃” 等文明實踐活動精彩上演,吸引上千家庭踴躍參與打卡。據首日數據顯示,這場盛會直接帶動農特產品銷售額突破 20000 元大關,成績斐然。
穿梭于桃林之中,游客們開啟了一場浪漫的賞花之行。有的俯身輕嗅,讓花香盈滿心間;有的舉起手機,與嬌美的桃花定格美好瞬間。大家紛紛感慨,此次游園會不只是一場視覺盛宴,更讓尋烏獨特的文化魅力與鄉村風情深深烙印心間。
探尋背后的規劃藍圖,尋烏今年的文明實踐領題制工作計劃可是關鍵 “指揮棒”。三標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精準聚焦,以桃花游園會為先鋒,全力探索 “文旅融合” 發展新路徑,志在攪活鄉村四季游這池春水,將生態寶藏轉化為真金白銀的 “美麗經濟”,為產業振興注入澎湃動力,助力老百姓物質、精神雙豐收。
“我們正巧妙地將‘桃花效應’轉化為強勁發展動能。” 尋烏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活動股負責人滿懷信心地介紹道。通過匠心打造 “文明實踐 + 農旅融合” 新模式,尋烏已成功孕育出 “桃大叔”“薯叔”“農技紅馬甲” 等 4 個特色文明實踐農旅項目品牌,成為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 “金招牌”,讓 “美麗資源” 穩穩落地,變身 “美麗經濟”。
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前沿陣地,近年來,尋烏縣一路高歌猛進,持續深化拓展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緊密貼合鄉村振興戰略步伐,巧用鄉村特色資源優勢,巧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領題妙法,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全力推動文明實踐與文旅產業深度交融。
一方面,深挖資源特色,搭建 “所站領題” 創新架構,發動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梳理本地資源 “家底”,量身打造 “一村一主題” 特色 IP。三標鄉此番以鷹嘴桃產業為筆,蘸取鷹嘴桃文化、客家民俗等本土色彩,串聯古村、農家樂、東江源頭等珍珠,精心策劃 “十里桃花迎新風” 文明實踐活動,匠心開發 “春賞花、夏采果、秋研學、冬養生” 全季產品體系,一條完整產業鏈條應運而生,產業集群效應初顯鋒芒。
另一方面,創新活動形式,提升游客體驗感。將文明實踐與節慶盛事無縫對接,創意推出 “文明積分換體驗” 活動,巧妙融入農耕樂趣、親子歡樂時光,讓游客在游玩中感受鄉村活力。就如今年三標鄉桃花游園會,特別設置 “文明游園公約”“文明打卡換獎品” 等互動環節,引導游客掃碼解鎖電子導覽圖,倡導 “賞花不留痕” 的綠色出行理念,讓文明、綠色、低碳風尚深入人心。
再者,充分發動群眾力量,實現共建共享。借助 “文明風采百姓舞臺”“鄉賢理事會” 等平臺,鼓勵村民踴躍參與活動策劃,化身志愿者提供暖心服務,精心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增強游客參與感與體驗感,擦亮鄉村旅游招牌。據悉,此次三標鄉桃花游園會 80% 的攤主都是本地農戶,眾多 “桃鄉代言人” 經過專業培訓閃亮上崗,帶動 500 余戶家庭增收致富,成效顯著。
最后,構建長效機制,弘揚文明新風尚。尋烏縣始終將文明實踐貫穿鄉村旅游發展全程,通過舉辦一系列有口皆碑的文明實踐活動,大力倡導 “垃圾不落地、文明賞桃花” 理念,強化鄉村環境治理,提升鄉村顏值與文明氣質。同時,組織志愿者提供貼心的文明引導、應急保障等服務,為游客營造舒心旅游環境,讓文明新風在這片土地上吹拂。比如三標鄉深度開發客家美食,配套建設文明實踐研學基地,推出桃樹認養計劃,將文明實踐融入旅游的每一處細節,確保淡季不淡、四季迎客。未來,尋烏三標鄉的農旅融合之路必將越走越寬,綻放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