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競爭白熱化、日益擁擠的文旅賽道上,廬山的 “免票月” 活動宛如一場破局之弈,是其主動求變、探尋轉型發展新路徑的果敢沖鋒,更是向著更高峰攀登的堅毅奮進。
回首去年三月,廬山首次開啟免門票的首日,山間暖陽與殘雪相映成趣,宛如編織著浪漫夢幻的童話世界,引得八方旅人紛至沓來,于此揮別冬日的霜寒,奏響春日的激昂序曲。得益于這一 “開門紅” 的強勁助力,廬山市全年旅游熱度持續攀升,累計接待游客數量高達 1860.46 萬人次,成績斐然。
時光流轉,今年三月,廬山再度敞開懷抱,山上核心景區以及山下環山的 10 個景區同步面向全球游客免門票,瞬間點燃了新一輪的廬山旅游熱潮。這場一年一度的 “免票月” 盛會,已然成為廬山在文旅浪潮中突破重重圍困、銳意創新發展的大膽嘗試。然而,舍棄門票這一重要收入來源,看似 “自折羽翼”,背后究竟潛藏著怎樣的深意?又折射出何種文旅突圍的智慧邏輯呢?
詩意春山,免票邀約的魅力之旅
陽春三月,廬山恰似一位風姿綽約的雅士,滿懷著赤誠與熱忱,向國內外游客遞出詩意的邀請函。誠邀眾人追隨古代文人墨客的足跡,踏入這片青山綠水環抱、花紅茶翠交融的仙境,沉浸式體驗跨越千年的悠然詩意生活。
春山嫵媚,繁花占盡風流。踏入花徑,蜿蜒小徑通幽處,仿若闖入世外桃源,邂逅那曾被白居易妙筆寫進詩篇的灼灼桃花,輕聲吟誦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古韻悠然回蕩心間。應和著王安石的詩意邀約,踱步至錦繡谷,這條全長僅 1.5 公里的幽美山谷,谷壑深邃,林莽蔥郁,奇石嶙峋,斷崖高懸,繁花似錦簇擁,難怪詩人盛贊其為 “最是廬山佳麗處”。
而作為全球唯一建于山頂的植物園 —— 廬山植物園,更是春日里不容錯過的賞花佳地。園內繁花似錦,仿若上帝不慎打翻了調色盤,五彩斑斕,將盎然春色演繹到極致。此外,方竹寺內那株歷經百年風雨的櫻花樹,以及五老峰下如金色海洋般的油菜花海等諸多景致,同樣引得游客紛紛駐足打卡,定格美好瞬間。
“春水滿四澤”,遙想 1600 年前,田園詩派鼻祖陶淵明在《四時》中這般詩意描摹廬山的春景。如今,春水潺潺,汩汩清泉自山頂奔涌而下,廬山瀑布群再現磅礴風姿。大口瀑布、三疊泉、玉簾泉、黃龍潭,各顯神韻。那因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而蜚聲四海的廬山瀑布,在繚繞云霧中,仿若銀河自云端傾瀉而下,氣勢恢宏,令觀者驚嘆不已,不禁喟嘆 “李白誠不欺我”。
“匡廬云霧窟,云蒸翠茶復”,白居易筆下的廬山云霧茶,在春日吐露新芽。云霧繚繞的茶園仿若隱匿于世的清幽仙境,茶園連綿起伏,于氤氳霧氣中若隱若現。游客們悠然徜佯其間,手提竹編茶簍,親手采擷鮮嫩茶葉,觀摩研習炒茶工藝,隨后與摯友圍坐,燃起紅泥小火爐,煮一壺香茗,賞滿目春景,品人間清歡至味。
在免票政策的強力催化下,越來越多的旅人奔赴廬山,赴這場春日之約,打卡詩意匡廬。今年 “免票月” 開啟后的首個周末,廬山山上核心景區閘機處客流如織,高達 7.98 萬人,相較去年同期,增幅高達 114.36%,人氣爆棚。
戰略抉擇,免票背后的深遠考量
廬山力推 “免票月” 活動,絕非一時興起的沖動之舉,實則是經過反復權衡、深思熟慮后的戰略抉擇。
回溯至 2022 年,為助力旅游經濟全面復蘇回暖,廬山試水 6 月免票政策,成效初顯。緊接著,自 2023 年 2 月 1 日起,再度開啟長達一個半月的免票周期,引客效果顯著,猶如在文旅市場投下一顆重磅石子,激起千層浪。見微知著,廬山順勢而為,將每年 3 月正式確立為景區 “免票開放月”,讓免票政策從 “臨時動態” 邁向 “固定常態”。
陽春三月,廬山廣開山門,這一親民惠民之舉,恰似一場及時春雨,潤澤旅人荷包,為大眾出行提供了高性價比的優質選擇,贏得游客們的廣泛贊譽與自發推薦。他們懷揣欣喜奔赴廬山,打卡春日絕美勝景,熱情分享旅行攻略與登山感悟,在社交平臺上曬出美輪美奐的照片與精彩視頻。在這一波又一波 “自來水” 式的口碑傳播助推下,“廬山 3 月免票” 與 “春日廬山” 話題熱度持續飆升,網友們的口碑接力賽不斷為廬山的品牌美譽度添磚加瓦。
隨著政策紅利催生的口碑持續發酵,廬山的人氣值一路 “高歌猛進”。各景點人頭攢動,景區自駕車預約屢屢滿額,觀光車滿載游客穿梭忙碌,餐飲店賓客盈門,民宿預訂量更是呈井噴式增長……
誠然,免票策略致使門票收入有所下滑,但游客數量的井噴式增長,卻如同一劑強心針,有力帶動了餐飲、住宿、交通等關聯產業蓬勃發展,完美實現了 “票內損失票外補” 的良性循環。2024 年,廬山旅游總收入高達 148.84 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 22.2%,成績亮眼。
更為關鍵的是,免票政策宛如一股強勁東風,加速推動廬山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其從傳統的門票經濟邁向多元產業經濟,從單一運營模式過渡到多元業態融合,從單純 “做大廬山” 的規模擴張邁向深度做 “大廬山” 的內涵式發展。
面對客流高峰的嚴苛 “大考”,廬山創新旅游經營管理機制,推動行政化管理有序 “退場”、市場化運營快速 “補位”。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與深厚悠遠的文化底蘊,深度開發環湖游、賽事游、街區游、演藝游、鄉村民宿游等多元項目,全新推出一批研學、民宿、非遺、文創、康養等前沿新業態,大力引進酒吧、書屋、電影院等時尚元素,傾心打造夜間消費聚集區,全方位滿足游客差異化、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憑借卓越表現,廬山市連續 7 年榮膺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在全省獨占鰲頭。
誠如眾人所言,舍去的是一張門票,開啟的卻是無限發展機遇。遙看全國首個免收門票的 5A 級風景區杭州西湖,20 年間旅游總收入飆升 7.7 倍。由此可見,廬山此番定期免票之舉,絕非自損之舉,而是蘊含著長遠紅利,其乘數效應正持續釋放,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