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是一個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擁有許多令人矚目的美食和特產。萬年貢米、婺源綠茶、龍尾硯、上饒山茶油、婺源荷包紅鯉魚…… 這些特產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上饒的土地上,成為上饒人心中的驕傲。以下為你介紹更多上饒不容錯過的特產:
特色食品類
萬年貢米:作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萬年貢米對生長環境要求極為苛刻,它無需施肥、打藥,生長在山腳下 300 畝清冽的山泉水中,屬于野生稻,一年僅栽一季。其具有三個 “180” 的奇特之處,即生長周期約 180 天,稻秸稈長約 180cm,畝產在 180 公斤左右。該米芒似針、形若梭、白如玉,煮出的飯軟而不黏、柔糯可口,有 “一畝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飯百家香” 的美譽;用其釀的酒入口醇綿、回味悠長,有 “杯酒滿廳香” 之稱。1998 年,萬年貢米系列產品被評為 “98 江西名牌產品”,多年來一直是釣魚臺國賓館指定國宴用米。
弋陽年糕:弋陽的手打年糕歷史悠久,自唐代至今已有 1200 余年。其原料大禾谷米粒半透明且有光澤,呈橢圓形,是制作年糕的優質米。經過 “三蒸兩百錘” 制作而成的弋陽年糕,潔白如霜、透明如玉,口感爽滑、韌性可口、不粘不膩,吃法多樣,除了蒸、炸,還能片炒、湯煮。
婺源綠茶:婺源綠茶歷史悠久,唐載《茶經》,宋稱絕品,明清入貢,中外馳名。它具有香高色翠、湯青葉綠、味濃耐泡的特點,有 “頭泡香,二泡濃,三泡味不減,四泡味亦醇” 之稱。在制作工藝上,婺源綠茶在歷史松蘿茶制法基礎上,采用高溫殺青、小桶揉捻、干燥低溫長烚的獨特工藝,使得茶葉條索緊結勻正,色澤綠潤,水色清澈,香氣芬芳,滋味鮮爽。
特色茶飲類
三清山白茶:此茶產于世界自然遺產三清山地區,是綠茶中變異的珍稀茶種。其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綠茶的 2 - 3 倍,屬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珍貴品種。經獨特工藝制作后,外形條索挺直緊結,色澤嫩黃、綠潤、鮮活,葉肉玉白,葉脈翠綠,湯色清澈,茶香馥郁,飲之滋味鮮爽,唇齒留香,甘味生津,是茶中珍品。
鉛山河紅茶:作為歷史名茶,鉛山河紅茶外形條索緊細,色澤烏潤顯毫,香氣清鮮持久,滋味甘醇,湯色紅艷,葉底紅艷明亮。據《中國商品大辭典》載,河口紅茶簡稱 “河紅”,始于明代,古稱 “江西烏”,亦稱 “河紅工夫茶”,俗稱 “河紅茶”。其制作工藝復雜,是歷代制茶師長期經驗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尤其是掌握茶的發酵程度這一關鍵工序,發酵最佳時,茶葉色澤烏潤,湯色紅濃,香氣高長,滋味醇厚。鉛山河紅茶多個品種在全國、全省茶葉博覽會上榮獲 “茶王獎” 和 “金獎” 稱號。
廣信白眉茶:白眉茶外觀雪白,外形恰似老壽星的眉毛,故而得名。由于鮮葉嫩度不同,白眉茶分為銀毫、毛尖和翠峰三個花色,總稱 “上饒白眉”。其中銀毫尤為出色,外形雪白,茶葉沏泡杯中,朵朵芽葉猶如雀舌亭亭玉立,不僅飲后回味無窮,沖泡后芽葉在杯中雀躍的情景也令人稱奇。1982 年以來,白眉茶四次被評為江西省優質名茶,連續兩年穩居上饒名茶之首,在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獲 “金牌” 獎,暢銷國內外,并被評為中國名茶。
特色油料類
上饒山茶油: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樹的種籽。上饒山茶油色澤金黃或淺黃,品質純凈,澄清透明,氣味清香,味道純正。其主要成分為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 90% 以上,有益成分豐富,常食用能使皮膚潤澤、頭發烏亮,是油料中的珍貴極品,堪與橄欖油相媲美。
德興紅花茶油:德興紅花茶油以海拔 800 米以上的高山野生紅花茶籽為原料,經冷榨、全物理精煉而成。紅花茶樹開紅花,其油茶果大小是普通白花山茶果的三倍有余。因其生長在高海拔地區,具有獨特性,移至海拔 800 米以下,只開紅花不結果,數年后花呈白色,不再具有紅花茶樹的特征。由于其野生生長,數量稀少,更為珍貴。高海拔區無農耕作業,無農藥化肥,無工業污染,真正天然綠色,且紅花茶果承受雨露滋潤時間更長,營養更為豐富,是茶油中的上佳之品。
特色工藝品類
龍尾硯:婺源歙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歷史上婺源屬安徽歙州(后改徽州)轄地,以州名物,故婺源所產之硯稱為 “歙硯”;又因婺源歙硯石材產于溪頭鄉的龍尾山,故又稱 “龍尾硯”。歙硯選用的龍尾石紋理縝密,石膚溫潤、結構堅緊、發黑如砥,兼具 “堅”“潤” 之質,“澀不留筆、滑不拒墨” 是其顯著特點,被李苦禪、李可染等藝術大師贊為 “石冠群山”。
甲路傘:甲路紙傘以制作靈巧、工藝精湛、風格別致著稱。它隨著徽商的足跡走遍長江流域,暢銷全國,揚名海外,有 “甲路紙傘甲天下” 的美譽。傘面皮紙吸墨性強,類似書畫宣紙,藝人會在上面題詩作畫,有精美的花鳥、仕女、風景等圖案。該傘以木竹、皮紙、桐油、皮油、柿樹油為原料制成,晴雨相宜,經久耐用,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
連四紙:江西鉛山縣昔以產紙盛名,鉛山連四紙,又稱 “河口連史紙”,是江西乃至全國最優秀紙產品之一。其質地潔白瑩輝,細嫩堅韌,防蟲耐熱、永不變色,素有 “壽紙千年” 的稱譽。我國歷史上的宏編巨著及名貴作品的印刷,多采用連四紙,并且相當一部分用的就是鉛山連四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