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岡山的黃洋界,那條承載著厚重歷史的 “挑糧小道” 上,如今跳躍著充滿朝氣的青春律動。瞧,一群朝氣蓬勃的學生,他們肩頭扛著鮮艷的紅旗,扁擔上挑著籮筐,口中高唱著激昂的紅歌,正全身心地沉浸式體驗當年紅軍的艱苦生活。
再把目光投向瑞金紅井景區,熱鬧非凡的 “紅色集市” 里,一處允許游客親手參與制作蘇區貨幣文創產品的小攤,宛如一塊強力磁石,吸引著眾多年輕人好奇地圍攏過來,大家躍躍欲試,都想親手觸碰那段塵封的歷史。
而在萍鄉安源勝利廣場,震撼人心的《風起安源》光影演藝盛大登場,將波瀾壯闊的革命故事鮮活地搬上露天大舞臺,數萬雙眼睛目不轉睛,沉浸其中,駐足欣賞這一場視聽盛宴…… 江西各大景區匠心獨運,紛紛推出互動演繹、紅色集市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體驗活動,它們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鑰匙,開啟了通往歷史深處的大門,讓紅色教育不再是書本上抽象的文字,變得真實可觸、震撼可感,引領著游客們跨越時空界限,走出課本的二維世界,親身走進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親眼見證紅色基因的代代傳承。
游客們紛紛被這些動人場景所打動,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機,定格下一個個美好瞬間。一時間,社交媒體上 “打卡江西紅” 的話題熱度飆升,屢屢強勢登上熱搜榜,引發全民熱議。江西,這片浸潤著無數先烈熱血、充滿深沉紅色記憶的沃土,擁有數量驚人的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多達 2960 處。放眼望去,全省 11 個市中的 87 個縣(市、區)都榮耀地列入國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彰顯著深厚底蘊。更值得驕傲的是,這里還匯聚了 20 家革命題材國家等級博物館,它們宛如璀璨明珠,珍藏著無數珍貴記憶,靜靜訴說著往昔崢嶸歲月。
“你等過人嗎?”“等了多久?”“你等的人,他回來了嗎?”…… 在于都長征大劇院內,大型紅色舞臺劇《長征第一渡》震撼開演,開篇那一連串直擊靈魂的叩問,瞬間抓住了觀眾的心?;厮?90 多年前,一群年輕無畏的紅軍戰士,正是從于都河畔集結出發,踏上那條改變中國命運的漫漫長征路。斗轉星移,90 多年后的今天,這部被譽為 “愛國主義教材” 的舞臺劇,仿佛一座精神燈塔,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青年匯聚于此,從這片紅色土地再次出發,豪情滿懷地踏上屬于他們這一代人的新長征路。截至當下,該劇已經成功演出 404 場,超過 21 萬人次現場觀演,已然成為紅色基因傳承之旅當之無愧的嶄新名片,熠熠生輝。
當下,紅色研學旅游在江西這片紅土地上愈發呈現出燎原之勢,熱度持續攀升。江西文旅部門精心謀劃,重磅推出 10 條紅色文化研學精品線路,每一條都獨具魅力。就拿 “久有凌云志?我的井岡研學之旅” 來說,學子們來到井岡山,聆聽一場別開生面的 “走進課本里的井岡山” 互動講解,仿佛穿越時空,與課本中的歷史人物對話;再品嘗一頓原汁原味的 “紅軍餐”,當那碗憶苦思甜的 “紅米飯南瓜湯” 入口,先輩們的艱苦歲月如在眼前。還有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的紅色故都研學之旅”,游客們可以在瑞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舊址親手拓印一張蘇區紙幣,感受當年金融建設的艱辛,隨后踱步到紅井旁,舀起一杯甘甜清冽的紅井水,飲水思源,體悟革命先輩的為民情懷。
從八一廣場上那穿梭如織的青春身影,到井岡山上書聲瑯瑯的研學課堂,江西紅色旅游蓬勃發展、勢不可擋,這背后離不開政策這一強大引擎的持續發力推動?;厥?2024 年 8 月,江西高瞻遠矚,正式印發《江西省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2024—2028 年)》,白紙黑字,明確了打造全國紅色旅游首選目的地、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示范區、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標桿省、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宏偉目標定位,為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梅亦滿懷信心地表示:“接下來,我們將錨定方向,全力以赴落實‘立足傳承,構建高標準保護體系’‘強化利用,構建高起點長征文旅體系’等六大重點任務,通過不懈努力,推動全省紅色旅游實現從強資源到強品牌、從強參觀到強體驗、從強景區到強目的地的華麗轉身,讓江西紅色旅游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