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激昂奔放的弋陽腔,到明快悅耳的采茶調,江西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底蘊的紅土地,宛如一座戲曲文化的富礦,源遠流長。弋陽腔于此孕育而生,恰似一顆閃耀的明珠,繼而衍生出贛劇、采茶戲等諸多璀璨劇種,在中國戲曲的浩瀚星空中,留下了獨屬于江西的絢麗篇章。春臨贛鄱,大地復蘇,恰逢世界戲劇日,這片戲曲的百花園正面臨著一場煥新之旅,究竟如何讓傳統戲曲這朵古老的 “藝術奇葩” 在新時代綻放出滿園芳華?
雅俗共賞,曲韻悠揚
“貧富不過浮云幻,莫以冷眼睨寒窮。今朝戲姑非辱意,唯愿人間善念濃?!? 月 21 日,南昌縣采茶劇團的看家劇目《方卿戲姑》亮相 “贛鄱好戲” 舞臺,演員們憑借著精湛技藝,于雅俗兼具的唱念做打中,將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臺下掌聲雷動,喝彩聲此起彼伏。
采茶戲堪稱江西的 “金字招牌”。江西,這片茶香四溢的土地,茶農們在繁忙的茶葉采摘、制作工序里,即興創作出以種茶、采茶為藍本的采茶歌,質樸且充滿生活氣息。隨著歲月流轉,舞蹈元素與生動情節相繼融入,贛南采茶戲從客家山野間的隨性哼唱,一步步蛻變,最終在中華戲曲的大花園里,綻放成一朵嬌艷欲滴的 “山茶花”。
“贛南采茶戲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講述的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事兒,表演的時候載歌載舞,特別接地氣,而且走到哪兒就融入哪兒的方言,特別有親和力。”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采茶戲保護傳承中心副主任陳義勝介紹道,贛南采茶戲宛如一顆文化的種子,隨著客家人遷徙的腳步,在贛東、贛中各縣落地生根,催生出南昌采茶戲、撫州采茶戲等諸多分支;又似一條靈動的文化紐帶,跨越閩西,經漳州遠播臺灣,為歌仔戲的誕生奠定了基石。
放眼贛鄱大地,戲曲之花早已爭奇斗艷。有著 600 余年歷史的弋陽腔,作為明代四大聲腔之一,那高亢激昂的唱腔,仿若穿越時空,聲震九霄;以明代戲劇大家湯顯祖的《牡丹亭》為藍本改編的贛劇《還魂記》,經典韻味代代相傳,余音繞梁;集高、昆、彈等多種聲腔精髓于一體的東河戲,演員們的一顰一笑、一招一式,皆演繹著千古傳奇。
贛鄱好戲,潤澤民生
青春版贛劇《紅樓夢》驚艷登場,贛南采茶戲《一個人的長征》震撼來襲,話劇《?;韬顐髌妗分噩F歷史風云,跨界融合作品《天工開物》創新演繹科技與人文的交融…… 一部部江西精品劇目,如靈動的文化使者,“飛” 入尋常百姓家,讓民眾足不出戶,便能暢享豐盛的 “文化盛宴”。
據悉,自 2023 年 10 月起,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重磅推出 “贛鄱好戲” 惠民工程,力求讓民眾 “月月有佳作,全年好戲連臺”。截至 2024 年底,這項工程已成功吸引超過 2 萬名觀眾走進劇場,親身感受戲曲的魅力。
為了讓更多觀眾走進劇場,“贛鄱好戲” 貼心制定了親民票價策略,票價區間設定在 60 元至 200 元,同時,針對團體購票、學生群體還提供了諸多優惠政策。不僅如此,主辦方還心系特殊群體,向他們慷慨贈送演出票,讓文化的溫暖惠及每一個角落。
自 2024 年 1 月起,“贛鄱好戲” 精心搭建起觀眾滿意度調查平臺,直接傾聽觀眾心底的聲音?!胺路鹩H眼目睹文學的精魂在舞臺上重生?!薄斑@不僅是一場好戲,更是我們地域文化的閃耀名片。”“沉浸其中,那種被文化光輝籠罩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觀眾們在問卷調查中留下的一字一句,皆是對這項工程最真摯的贊譽。
古韻新姿,傳承煥新
2024 年,在南昌大學贛劇藝術鑒賞課堂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贛劇” 傳承人陳俐老師粉墨登場,她輕盈地揮舞水袖,瀟灑地耍起花槍,瞬間將古老的贛劇藝術拉進了年輕人的視野,激起了一波又一波青春的漣漪。
新學期的課堂里,陳俐老師別出心裁,以蛇年央視春晚的熱門歌曲《世界贈予我的》作為背景音樂,引領學生們研習水袖功法;又巧妙地將電影《哪吒 2》中 “我乃哪吒三太子” 的經典動作,與戲曲里的 “報家門” 表演有機融合,一次次打破次元壁,拉近了與學生們的心靈距離。
“贛鄱好戲” 一年來的觀眾滿意度調查問卷統計數據顯示:年輕觀眾已然成為觀演主力軍,19 至 40 歲觀眾占比高達 58.75%,其中 19 至 26 歲年輕群體更是占據了 30.16% 的份額。尤其在京劇《老阿姨》的演出中,19 至 40 歲觀眾的比例更是驚人地達到了 67.74%。
事實上,當下不僅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目光投向戲曲,更有大批青春熱血注入戲曲傳承的洪流。如今,“90 后”“00 后” 已毅然扛起贛南采茶戲傳承的重任,在安遠縣采茶戲保護傳承中心精心創排的大型贛南采茶戲《圍屋》中,諸多年輕的 “00 后” 面孔嶄露頭角。
“在采茶戲的一招一式里,能品讀出客家人拓荒種茶的艱辛歷程,還有那唱詞中的客家俚語,趣味盎然,讓我著迷?!薄?0 后” 贛南采茶戲演員賴一純滿懷憧憬地說道,期待更多同齡人能攜手加入,共同續寫采茶戲的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