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上饒大地不僅彌漫著清新的春日氣息,還飄散著令人垂涎的美食香味。這些清明美食特產,承載著當地的文化與情感,一口下去,回味無窮。今天,就帶大家領略上饒那些獨具特色的清明美味。
清明果:春天的綠色饋贈
清明果是上饒清明的標志性美食。制作時,人們把鮮嫩的艾葉、鼠曲草等植物洗凈搗碎,與糯米粉完美融合,揉成翠綠的面團。餡料豐富多樣,甜口有香甜細膩的豆沙、香氣濃郁的芝麻以及甜蜜的桂花糖;咸口則是用春筍、雪菜、豆腐、肉丁等炒制而成,咸香誘人。包好餡料后,或壓成圓模,或做成餃子形狀,放入蒸籠蒸熟。熱氣騰騰的清明果出籠,那碧綠的色澤,仿佛將春天的生機包裹其中,咬上一口,軟糯的外皮搭配著美味的餡料,植物的清香在舌尖散開,甜餡甜而不膩,咸餡鮮香四溢,讓人仿佛把整個春天吃進了肚子里。
鉛山燈盞粿:形似燈盞的奇妙滋味
鉛山燈盞粿因其獨特的外形酷似燈盞而得名。首先將大米浸泡后磨成細膩的米漿,若想增添一抹自然的綠色,還可加入青蓬草一同研磨。接著把粿漿在鍋里熬制成粿胚,再巧手捏成燈盞模樣。
燈盞粿的靈魂 —— 餡料,通常由五花肉、蘿卜絲、香菇、墨魚、小蝦米等食材組成,將這些食材放入油鍋中炒至八九分熟,香味瞬間彌漫開來。最后把餡料填入粿胚中,放入竹制小蒸籠,用大火蒸上半小時左右。蒸熟后的燈盞粿,口感軟糯,粿餡的鮮美在舌尖綻放,豐富的層次讓人欲罷不能,每一口都是對上饒美食技藝的贊嘆。
麻籽馃:簡單純粹的甜蜜誘惑
在三清山腳下,每逢清明,畬族村民們就會制作麻籽馃。他們把精選的糯米蒸熟,倒入石材器皿,然后用大木錘反復捶打。捶打過程中,要不斷翻動米飯,確保每一粒米都能被均勻捶打,直至米飯變成細膩的泥狀。之后,人們用手將其捏出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小團子,再撒上一層提前磨制好的白糖和芝麻。麻籽馃口感軟糯,香甜的白糖與香氣四溢的芝麻在口中交融,再配上一杯清香的綠茶,甜蜜與清新交織,為清明時節增添了一份別樣的愜意與美好。
上饒的這些清明美食特產,每一種都飽含著當地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對傳統的堅守。在這個清明,不妨品嘗一番,讓味蕾沉浸在這獨特的美味之中,感受上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