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滕王閣前,童聲朗朗吟誦千古名篇,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恰是江西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動縮影。憑借紅色、綠色、古色交相輝映的獨特資源,江西在全國文旅浪潮中破局突圍,以 “精神共鳴” 為紐帶,走出一條兼具文化厚度與市場活力的創新之路。
千年文脈:解碼文旅長紅的基因密碼
陶淵明的田園詩境、李白筆下的廬山飛瀑、辛棄疾的家國情懷…… 贛鄱大地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靈感源泉。如今,這些流傳千年的詩句正從典籍中 “活” 起來 —— 在江西各大景區,詩詞誦讀會、文化擂臺賽、沉浸式打卡等活動層出不窮。游客以詩為引,漫步于歷史與現實交織的場景中,將文學意象轉化為可觸摸、可體驗的文旅記憶。
這種 “詩詞 + 文旅” 的創新模式,不僅重塑了景區的文化內核,更推動產業實現從 “資源依賴” 到 “價值創造” 的躍升。伴隨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示范區建設、景德鎮窯址申遺等重大工程推進,江西持續擦亮贛鄱文化標識,2024 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與旅游收入分別增長 14% 和 14.5%,外省游客占比超三成,文旅經濟的強勁韌性展露無遺。
市井煙火:激活流量密碼的生活圖景
“煙火氣”,是江西文旅最鮮活的底色。中國旅游協會秘書長葛磊直言,南昌街頭巷尾的市井生活,正是吸引游客的 “強磁場”。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指出,文旅發展需凝聚全民力量:“本地人美好生活的場景,就是游客眼中最美的風景?!?/p>
江西深諳此道,在完善旅游配套設施的同時,注重保留市井煙火氣。從南昌的特色夜市到贛州的民俗街巷,傳統習俗與現代消費深度融合;江西省文旅廳推出的 “贛鄱好戲” 惠民工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更將文化服務融入百姓生活,讓游客在體驗中感受 “此心安處是吾鄉” 的歸屬感。
融合創新:點燃消費升級的強勁引擎
2025 年,江西文旅融合再攀高峰。景德鎮以 “春節申遺紀念碗” 為契機,掀起 “非遺 + 旅游” 熱潮,春節假期接待游客 431.05 萬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長 16.9%;萍鄉憑借 “中國辣都” IP,相關話題全網曝光量突破 9 億次,以 “辣文化” 激活特色消費;吉安 1-2 月接待游客 1736 萬人次,省外游客占比近八成,文旅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各地協同發力:上饒錨定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贛州深耕紅色旅游,“鷹昌九饒撫” 聯動打造 “3 小時旅游圈”…… 通過 “文旅 + 百業”“百業 + 文旅” 的多元融合,江西正以惠民政策、優質供給、精細服務、多元場景為抓手,全方位提升產業能級,讓詩和遠方不僅可觀可感,更成為拉動經濟、惠及民生的強勁引擎。
從千年文脈到市井煙火,從文化傳承到創新突破,江西文旅正以 “破圈” 之勢,書寫屬于新時代的贛鄱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