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出行熱潮席卷贛閩大地。記者從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南鐵)了解到,5 月 4 日,贛閩兩省鐵路客運呈現出強勁的活力,當日共發送旅客 142.1 萬人次。細分來看,江西省發送旅客 74.6 萬人次,福建省發送旅客 67.5 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實現了 13.8% 和 2.3% 的增長。整個五一假期,南鐵預計將發送旅客 739.8 萬人次,較 2024 年同期增長 10.3% ,展現出旅游市場的蓬勃復蘇態勢。
隨著假期進入尾聲,5 月 5 日,南鐵迎來了返程客流高峰,預計發送旅客 151 萬人次,較 2024 年同期增長 8.5%。從客流方向來看,呈現出鮮明的特征。一方面,江西、福建兩省前往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一線城市的長途客流密集,這些經濟發達、旅游資源豐富的城市吸引著眾多游客返程;另一方面,南昌、福州往返周邊城市的短途客流也十分火爆,反映出省內短途游的熱度持續攀升。為了有效應對這一客流高峰,南鐵積極行動,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通過動車重聯運行,增加列車的載客量;加開夜間高鐵,充分利用夜間運輸資源,在南昌西至長沙南、贛州西至杭州東等長途方向,以及南昌西至新余北、武夷山北至福州等中短途方向,計劃加開旅客列車 272 列,其中夜間高鐵 82 列,全力保障旅客順利返程。
此次五一假期的客流特點十分突出,呈現出 “長線游爆發、短途游火爆” 的雙重景象。在長途方向上,黑龍江的冰雪風光、海南的熱帶風情、內蒙古的遼闊草原等跨省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部分方向單日客流增幅甚至超過 100%,彰顯出人們對遠方美景的熱切向往。短途方面,詔安、閩清等城際線路也不甘示弱,客流量同比增幅達 20% 以上,滿足了人們利用假期進行周邊休閑放松的需求。
贛閩兩省多地在五一期間迎來了旅游熱潮。5 月 1 日,南鐵發送旅客 174.4 萬人次,創下了單日旅客發送量的歷史新高。熱門景區更是人潮涌動,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類景區成為游客的熱門選擇。在南昌,八一廣場升旗儀式莊嚴肅穆,滕王閣漢服文化周活動精彩紛呈,吸引了各地游客匯聚英雄城,感受這座城市的歷史底蘊與文化魅力;福州的三坊七巷在 5 月 4 日客流量達 16.88 萬人次,福建監測的 4A 級及以上景區景點共接待游客 132.18 萬人次,同比增長 12.9%,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的融合在這里展現得淋漓盡致。
如今,“坐著高鐵看中國” 已逐漸成為一種新常態。南鐵在保障運力的同時,對各項服務舉措進行了全面升級。南昌西站的網約車候車區進行了大幅擴容,從原來的 200 余平方米增加至 800 余平方米,能夠同時容納 500 名旅客精準匹配網約車,有效緩解了旅客出站后的乘車難題;景德鎮北站新增 6 條景區公交專線,實現了旅客 “到站即走”,無縫對接景區;龍巖、長汀等車站開通 “景區接駁專線”,并將班次加密至每 9 分鐘一班,讓游客出行更加便捷;廈門站在服務臺全新開設人工改簽窗口,方便錯過列車的旅客在站內直接辦理改簽業務,減少旅客的奔波。
針對假期返程旅客攜帶伴手禮較多的情況,各車站也貼心地提供了特色服務。宜春站準備了打包繩、編織袋、膠布等便民物品,免費供旅客使用,幫助旅客更好地整理行李;上饒站為旅客準備了遺失物品 “登記牌”,用扎帶將記錄有遺失物品信息的硬紙牌與物品牢牢綁定,確保遺失物品轉交工作準確、有序。
為了給老人、小孩等重點旅客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各車站也推出了一系列暖心舉措。南昌南站 “小蓮花” 服務臺工作人員為重點旅客提供愛心服務卡,提供從進站、候車到乘車的全程引導;漳州站在進站口設置 “愛心服務鈴”,旅客按下按鈕,工作人員就會帶著便攜設備及時趕到;鷹潭站積極協調政府相關部門,在 “云清” 服務臺增設便民救助柜及志愿者崗位,配備血壓儀、擔架床等醫療設備,為旅客提供問詢、重點服務和醫療救助等一站式服務;宜春、上饒、廈門等站根據老年旅客需求,提供 “一對一” 全流程引導服務,讓老年旅客出行更加安心、舒心。
鐵路部門特別提醒廣大旅客,在返程客流高峰期出行,一定要仔細核對乘車時間、車站、車次等信息,攜帶與票面信息一致的有效身份證件乘車。同時,密切關注出行服務信息和天氣變化情況,預留充足時間進行安檢、驗票、換乘,以免耽誤行程,確保平安、順利地踏上返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