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五一” 假期落下帷幕,中國文旅市場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據中國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5 月 1 日至 5 日期間,全國國內出游人次達 3.14 億,較去年同期增長 6.4%;國內旅游總消費突破 1802.69 億元,同比增幅達 8.0%。這場橫跨五一小長假的旅游熱潮,不僅展現出消費市場的強勁活力,更折射出文旅行業的全新發展趨勢。
多地文旅 “成績單” 亮眼,服務升級顯匠心
從都市霓虹到鄉野田園,旅游消費熱潮席卷全國。各地陸續公布的假期數據,勾勒出一幅繁榮的文旅畫卷:天津以 1693.23 萬人次的游客到訪量,實現 20.3% 的同比增長,旅游收入達 149.52 億元,漲幅達 22.5%;浙江全域旅游綜合收入攀升至 395.4 億元,同比增長 17%;黑龍江則吸引 1723.2 萬人次游客,創造 130.8 億元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 14.8% 與 15.9%。
面對井噴式的旅游需求,各地在服務創新上頻出妙招。重慶榮昌區將政府食堂開放為特色打卡點,讓游客體驗別樣煙火氣;山東日照的景區工作人員化身 “趕海助力官”,驅車為游客投放蛤蜊,增添游玩樂趣。這些舉措背后,是文旅行業從單純追求客流量的 “流量思維”,向深耕游客體驗、塑造口碑的 “留量思維” 轉變。
“小城游” 異軍突起,小眾目的地成新寵
這個 “五一”,除了傳統熱門旅游城市,一批小眾縣域嶄露頭角。吉林白山、海南文昌與陵水等地人氣飆升,博爾塔拉、忻州等新興縣域搜索熱度暴增。日照、甘南等小城憑借獨特風光吸引大批游客,位于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以壯麗的南疆景色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貴州興義、遼寧長海等地,則憑借靜謐的山海風光,成為游客避開擁擠人潮的理想之選。
出入境市場雙向升溫,政策賦能添活力
出入境旅游市場在 “五一” 期間呈現雙向繁榮態勢。出境游方面,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成為中國游客熱門目的地。飛豬平臺數據顯示,國際郵輪預訂量同比增長超 60%,出境游機票、酒店等產品預訂量大幅攀升。
入境游市場同樣復蘇強勁。緬甸、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成為主要客源地,合計占外國游客總數的 57.4%。離境退稅政策升級更成為市場新引擎,“老外掃貨上?!薄傲x烏國際采購熱” 等話題在社交平臺持續刷屏。攜程數據顯示,上海、深圳、義烏等地入境游訂單同比分別增長 138%、188% 與 60%,彰顯中國文旅市場對國際游客的強大吸引力。這場覆蓋全域、貫穿內外的旅游熱潮,正為中國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