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傳統名菜中有一道名為“瓷泥煨雞”的菜品,這道菜雞身完整、色澤誘人、雞肉鮮嫩、酥爛飄香、食不嵌齒。此道菜品的由來是,相傳清代時,景德鎮的瓷工喜好將嫩雞去毛、破腹后,在雞腹內填滿豬肉末及生姜、蔥花、麻油、食鹽之類的佐料,再用荷葉包扎好,然后將紹興老酒淋入瓷泥中,拌勻后,最后用含酒的瓷泥將嫩雞及荷葉團團裹住,將雞埋入剛開窯的熱窯內的塾渣中,煨烤十個鐘頭左右,便可取出。剝去瓷泥與荷葉,即可食用。這種特殊方式煨烤的雞,奇香四溢,雞鮮骨酥。后傳入一些民間餐館,廚師在總結瓷工們這一烹調經驗的基礎上,又加以創新,推出更為先進的煨烤方法,使瓷泥煨雞這一民間俗菜,經久不衰、代代相傳,逐漸成為景德鎮最眾所周知的傳統名菜之一。
